引用:
作者Adsmt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發生過經濟不好就打仗的事好嗎?都不好了,只會越打越糟吧,打仗又不是不用花錢。
美國大蕭條時,也沒聽過有人說要用打仗救經濟..... 
|
應該說,不是經濟不好就要打戰
而是經濟不好,有很大的機會導致烽火連天
當初日本也因為國內經濟問題,所以軍國主義有機會抬頭,並大肆侵略東亞搜刮物資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8157
以下為節錄內容:
二戰開打 國防需求帶動經濟
也正因為如此,直到1940年美國的GDP仍然沒回到1929年的水準,這除了顯示這一波大蕭條對經濟體質破壞之深,非長期治療無以竟其功外,新政的力道不足也是重要原因。這個晦深莫測的衰退情勢直到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告結束。
我們觀察美國政府支出可以發現,隨著希特勒進軍波蘭,掀起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府的國防支出倍增,由1939年15億美元升至1941 年的143億美元,珍珠港事件次年,也就是1942年更升至511億美元(僅國防支出即等於1933年的GDP),同年美國政府支出的規模因此升至627 億美元,這個規模所創造的需求是新政期間的五倍,美國經濟此後3年遂以兩位數瘋狂成長。
觀察這場衰退,雖起因於股市崩盤,但隨之而來的通縮(deflation)破壞經濟結構,恐怕才是瓦解經濟復甦的主因。資料顯示,即令於新政期間,1938年、1939年消費者物價仍連兩年下跌,直到二戰開打,飛機、槍炮、軍艦等軍備需求升高,美國的國防工業產能大增,才打破通縮的困境,而自1941年起直到二戰結束,美國通膨率平均高達5%,大蕭條以來的物價持續下跌(通縮)情勢,至此才劃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