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cb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17
電價上漲、碳排放量增加,德國能源政策出了什麼錯?

作者:經濟學人 2014-12-16

德國政府於12月3日宣佈將強化其「能源過渡計畫」,並加速其進程,好在2020年達成(自1990年水準)減少40%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同一週,大型德國能源企業E.ON也宣佈分拆為兩間公司,一間專注於傳統的核能及石化燃料發電,另一間則將焦點放在再生能源、能源配送,以及為在乎成本和氣候問題的顧客提供「能源服務」。

這兩項決定都被外界視作能源過渡計畫失敗的證據,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能源過渡計畫有兩項主要政策工具:為再生能源提供慷慨補助,以及在2022年不再使用核能發電。政府支持再生能源的方式是,向安裝太陽能板或資助風力發電機者,承諾以高於市場的固定價格,購買它們輸送至電力網的電力。再生能源在電力網中擁有優先順位,意即它們製造的電力依法必須優先使用,再來才是燃煤、天然氣、核能等電廠產生的電力。

價格高於市場價,讓許多德國人湧向再生能源,例如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購買風力發電廠股份等。再生能源發電量快速增加,目前已佔總發電量27%,十分驚人。

但這股熱潮開始之際,電力公司亦大舉投資於新式石化燃料發電,特別是現代天然氣發電廠。兩股力量同時出現導致電力供給過剩,造成批發價格大跌,傷害電力公司的利潤。

另一方面,消費者支付的電價亦呈現上升,原因即為再生能源獲得高於市價的價格保證。在陽光普照又多風的日子,大量再生能源湧入電力網;依照法律,電力網營運商必須先購買這些電力,並支付高於市價的價格給生產者。這樣的支出會以額外費用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當大量再生能源電力湧入電力網之時,額外費用必定上升。

此政策的意外副作用即為,再生能源的價格,比相對環保的天然氣發電還要低,促使傳統電力公司轉向對氣候傷害較重的燃煤發電。結果就是,電價上升、再生能源使用增加,德國卻因為使用更多燃煤,反而排放了更多二氧化碳──這實在算不上是能源過渡計畫想要的結果。修正此問題,應該是、也確實是現任政府的首要目標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
亂台反民主塔綠斑綠共廁液神經錯亂洗板假帳號集團:jerry20530
舊 2015-08-21, 09:59 PM #4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