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我們從小有讀過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本惡,
至於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本惡,其實我是比較認同後者.
野生的動物或多或少都有獸性,獸性就是它們為了生存下去所存在的,
所以老虎,獅子這些動物為了溫飽,
必須在野外主動獵食其他動物,以免餓死,就算是草食動物,
他們也必須學會自衛本領,面對獵食者才有辦法成功逃跑,以免成為肉食動物的點心外,
本身也會為了爭奪地盤與同類和其他草食動物爆發衝突,
很多人一直覺得草食動物比較溫馴,其實是錯的
人也是一樣道理,畢竟不是每個人生長背景都是公平的,自然會有衝突,
且人與其他動物一樣,與生俱來即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格,
差別在於人可以得到完全教養,動物只有某些可以馴養改善它們行為,
人會為了利益,慾望,眼紅某人,也會因為歧視比較弱勢的人而看不爽爆發衝突,
所以很多人會主觀覺得校園內的霸凌者,社會上的犯罪者,
泰半來自家境不佳,破碎家庭,因為出身這種家庭的人會有所謂自卑.相對剝奪感,
可我看過那麼多例子發現一件事,人會變好與變壞根本上與家境背景關連不大,
重點在於有沒得到良好的教化,國內外都有統計,假若教養未臻完善的家庭只懂溺愛的話,
家境好壞與犯罪率是幾乎差不多的,要不然你不會看到一大堆出身有錢人家的小孩
去混幫派仗勢逞兇鬥狠,20歲一個月零用錢二三十萬開家裡送她300多萬bmw的女生,
可以當大小姐居然跑去當大姐頭拉人組幫打砸滋事,偏偏他們都很有後台背景,
大概也不會像一般的八家將那樣惹事生非該躲得也躲不掉吧.
換言之,小孩如果沒經過教養,在環境的影響下通常會走向惡的一面,
人的善良性格也是長期教養出來的,而且,每個人從出生後,
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壞因子存在,如果做了壞事,沒有經過制裁與有效教化,
甚或縱容的話,這壞因子的'期望罪惡值'就會跟著升高,比方說偷東西沒有得到制裁,
下次可能就是變搶,毆打弱小沒有被制裁,下次可能就是變勒索,
這是我的一些感想,你們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