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NCK
你要拿這種針對CUDA設計的超小眾軟體出來比有甚麼意思?
特別買nvidia的卡來運算這類軟體的使用者佔多少市場?
|
先冷靜點不要語無倫次了
CUDA從推出就不是面向消費市場的,從QSV後更是幾乎放棄了
談市場大小是沒意義的
引用:
作者EANCK
那你要不要談談Adobe、autodesk 旗下的軟體在DX11、DX12、CUDA的表現上差多少?
要不要再談談於更大眾的遊戲3d即時運算上差異多少?
|
這兩家產品中根本沒有一項產品同時支援這3種技術,所以沒法比較(一開始就說了DX12跟CUDA沒交集),另外autodesk的產品還在使用DX9...
最後DX12都還沒正式推出,如果AutoCAD現在能用我會被嚇死的
引用:
作者EANCK
你搞一間全球性的公司,難道產品只專門針對超小眾市場設計的?
|
這個你問問NV比較清楚
引用:
作者EANCK
何況CUDA當初設計出來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應用在 物理、基因、化學式、氣候....這類領域,
而是因緣際會下才發現有這樣的市場。
|
當初GPGPU是要用GPU的運算力加速解決大矩陣問題
而上述領域的部分問題可以用數學表示為大矩陣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CUDA一直以來都是用來加速解決各種領域的特定數學問題
引用:
作者orakim
這部份持不同意見,如果DX12沒有全部都用上 (只有作到mantle的程度)
就Mantle AMD說很容易可以從DX11改寫過來
那DX12開發時間 應該會跟mantle 從DX11轉成mantle 一樣接近
|
當初AMD是說可以直接用DX11的語法寫mantle吧
不過後來說DX11轉DX12/Mantle在邏輯上會有難度
Mantle轉DX12比較就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