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nanri
168Pin DIMM的話,
腳位的話3.3V跟5V的不相容,
想要硬插還插不上去(會翹一邊);
至於430HX,只支援72pin SIMM的EDO/FPram,
430VX才是有支援168Pin的SDRAM,
只不過430VX支援的DIMM是半殘的,
雙面好像不能超過16MB,不然會抓不到,
而430TX才有支援到單條64MB;
430HX雖然規格比較差,
不過效能可是比較好的,
這牽扯到主機板上cahce可快取的記憶體範圍。
|
比較有趣的其實是當時的430HX所配備的DIMM都是3.3V規格的...
而DIMM的EDO RAM模組比較好買到的也是3.3V規格, 此顆粒封裝也與SDRAM相同XD
這其實沒啥問題, 因為當單獨DIMM被安裝的時候, RAM的電壓準位是以3.3V運行.
比較大的問題是如果與72pin SIMM混插的時候, RAM的運作電壓準位會以5V運行,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o.O
我當時為了這問題和ABIT(真懷念XD)搞了好久, 結果最後是硬上, 那3.3V的模組硬跑5V直到退役, 居然也沒掛掉^_^
事實上當時的430HX的取向本來就是高階用途, 所以不管在時序上還有最大記憶體限制及L2快取範圍都是最好的, 不過早期的430HX主機板由於為了成本考慮, 在記憶體價格還頗高昂的環境下, 除了L2的size給得較小, 連TAG RAM的容量都不足, 導致於對於較大記憶體安裝後的快取範圍無法涵蓋, 也讓許多的玩家為了那顆TAG RAM傷透腦筋(反而L2擴充模組還好買些), 最知名的產品正是ASUS的T2P4的早期版本...
後來CPU內建L2之後, 再以不用擔心TAG和快取範圍(因為都很大, 原則上不太會不夠用)問題了...
考古時間也該結束了, 等等要把那台幾年沒開過機的AT-Form老P II給回收掉, 順便連著四台SCSI CDROM和兩台SCSI CDR一起消失在我的家中XD 哈哈... 想當初都是錢堆出來的東西, 現在都是佔地方而已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