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723
不知道seiko或citizen甚至勞力是什麼時候才會出個智慧表
再不轉型可能會被阿婆淘汰
|
其實製錶工業不容易被淘汰,低階的難說,但瑞士那群高級鐘錶製造商是完全不擔心,因為它們轉型成為藝術品定位蠻長一段時間了。
製錶業最大的科技工藝結晶都在機械錶,機械錶的地位是積體電路或石英錶無法取代的。
機械表的三大頂尖工藝,陀飛輪、三問、萬年曆,你就想想在不准用電子零件的條件下,只能用精密機械結構去設計出一個能扺抗地心引力的機械計時器,或著用戶只要觸發機關就能用機械報出幾點幾分的聲響,再或著是用機械去推算數千數萬年的年曆,做到自動置閏、自動換月。
上述這些功能,全都不能靠任何電子零件、不准用石英震盪器、更重要的,沒有電池。
動力來源除了上發條,就是設計出自動上錬機蕊,當用戶走路或手在擺動時,裡面的上錬盤就會搖晃,自動幫手錶上發條。
以上就能想想機械表的工藝進步到什麼程度了,決不是電子玩具可以比擬的。
有三大頂尖工藝之一的機械錶,價格都是在數百萬到上千萬元新台幣,一年的製造數目也都是限量配額,有在玩錶的富豪會關心的也是這些錶,而不是那些電子玩具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