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elon
不知這種教學在國外也這麼盛行嗎?
我以為只有亞洲人希望小孩子贏在起跑點前一公里以上
看影片也有歐美的家長
各位人父人母是希望小朋友有個快樂童年
還是當個資優生早點出國比賽呢?
|
這種幼兒教材就我個人看法, 應該算是培養 "人擇" 甚或是 "人為" 天才..
培養天才這回事, 以加州教育系統為例, 有一個
EEP 系統, 以提供學習能力發展超前的學生一個學習管道; 不過這個系統不是考試通過就可以, 也需要作心理評估以及一段時間的預習觀察課程, 小孩本身的真正意願是首要考量, 以避免小孩因為需承受符合父母的期望壓力, 作出超出他所能夠承受, 與違反本身意願的表面作為..
就我個人觀察, 相較於其它族裔, 亞裔父母可能是受華人社會影響, 對小孩期望會比較高, 投注心力與資源也相對多; 以上週六家裡小鬼參加的那個
Science Olympiad 為例, 賽前就大概知道哪兩所學校會脫穎而出, 原因無它, 該兩校亞裔家長多, 投注經費資源以及參與度高, 學生在上面所花時間也是別的學校的好幾倍; 還有一個有趣現象, 現場不是黃就是白, 墨裔與非裔似乎相對少,單以人口分布比例, 應該墨裔人數要比較多才對..
就現場觀察各方作品, 有些作品那樣的施工技巧精細程度, 堪比專業巧匠, 說沒有相關專業的家長幫忙我想是不可能的; 更好玩的是, 一些 ideas 也很雷同, 我想搞不好都是參考同一本書籍來源..
因為文化背景之故, 亞裔學生相對比較會讀書; 南加學校評比的一個普遍現象, 就是亞裔學生比例越高, 學校評比所得分數也越高; 不過因為有平權法案(
Affirmative action) 在, 造成亞裔學生在各州升學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對大學入學審議委員來說, 亞裔似乎都是同一個模子產出, 課業強項類似, 課餘興趣也相似, 不是鋼琴就是小提琴, 沒有特色; 目前亞裔普遍要比其它族裔多好幾十分, 才能申請進入同一學校; 像
SCA-5 法案, 就被視為對亞裔不友善的法案, 但西語裔倒是蠻歡迎, 因為對該族裔學生入大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