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3
引用:
作者micall.lee
我僅是不習慣只看幾張照片就判斷一件事情,這不是我的習慣,我是你我會比較喜歡去看過現場,再評論這個重建或維護建築是不是做得好

其他我沒啥意見,其實你的想法也跟我類似,還要麻煩你講這麼多真不好意思

只是有一點不太一樣,或許你覺得改建只要合乎安全就可以,但我認為如果改建的方式只顧到安全,那仍是失敗的


一行有一行的審事機巧 ...

做我這行的小包 . 不用編制大 . 包括有接下來做與沒接下來看一看而已的 . 一年的看房量普遍在1000戶左右
要看三四千戶也可以 . 貪著賺 . 倒比較快

經年堆積如山的看房量與施工經驗 . 早就練成沒照片沒現場的評議建築的能耐
更有些地才剛買要蓋大樓 . 地基都還沒挖 . 就一張幾個人看得懂的鬼畫符設計圖給酒家妹塞我褲襠
要我接案配合磁磚規劃給予建議 . 後頭沒問題了才出全部的正式圖

那時候房子在哪裡 ..... 一塊磚都沒有哩 . 狗屎倒是有幾條

房子都是無中生有的 . 是人為物 . 人所創造出來的
你家我家他家古蹟101大溝邊遠東後面豬母寮 . 哪一棟不是這麼來的
做工程的 . 本來就要有 現場 => 判斷 ; 判斷 => 現場 的雙向審事能耐 (正向與逆向 = 實物與想像或創造)
莫不 . 做死工 . 工做死 . 死做工 . 做工死 = 回家吃自己
莫不 . 我不該依據78區網兄的問題建築照片與文字敘述 . 給予我所知的+經驗 . 做為他們房屋修繕的資詢參考
該建築群在台南哩 . 我可是在新竹 ....

當然能親臨現場觀察後評估是最好的 . 因為實物明確
不過縱使是結構師親臨現場看問題房子 . 他看的不只是那間房子
他所真正專注看見的 . 其實是他自己的腦袋 ............ 那間問題房子只是對象

您提到 ~ 不習慣只看幾張照片就判斷一件事情
這是個資訊爆炸所以資訊破碎的世界 + 創造力大量傾注所以多元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是可以被人習慣的 ....
審事習慣的養成是有條件的 . 依據相關知識經驗的充沛建立 . 否則是空的 . 當然不習慣啦
在教育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 教育目的與審事習慣的緊密聯繫
我這麼說 . 您知道您之所以不習慣的因源為何嘛 ?? ..... 我甚至沒見過網兄您 . 您也沒見過我 <= 形同沒去台南那藝術村的現場

但為何 . 我們仍能討論 ??

以上是題外 .....
該藝術村的安全問題得另外談
不過不太需要以建築專業去談 .... 用常識就可以了
看看山裡腐朽的木頭電線竿 . 拿撲克牌疊疊金字塔 . 看看沒玻璃的窗框會不會搖 .... 等貌不起眼的身邊小事
舉一反三 . 觸類旁通 . 其實也夠用了

再不懂 . 不會看事只會看人
那也好 ~~~ 看人家邊玩邊修 . 邊修邊玩 . 心裡就要有底了

規劃一個安全場域沒那麼簡單
就算規劃個小小幼稚園 . 規劃者沒有謹慎地想到頭破血流 . 那就換小朋友頭破血流了
近期吵得兇的便是路平專案與違建大火 (記憶中 . 新屋保齡球館的工我應該有摸過)
我可以支持該園主對舊建築的熱情
但要我認同該園區開放安全 ... 沒法夕陽西下一點紅 . 小妹就該嚇得臉發紅


參考
舊 2015-01-27, 11:24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