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vansh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5
引用:
作者KGB
不是不怎麼好,是根本不怎樣。

前三集收藏了好多年,久久拿出來回味一下還是不會膩

番外篇只看了一次就 ,完全不會想再看一次。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小說後面又多寫了三部,現在要拍的是哪一部?

好像還是有人搞不清楚狀況,這個系列電影其實是Tony Gilroy一手建構,他除了是前面四集電影的主要編劇之外,並在第四集兼任導演。後面我轉貼一段本人去年在其他網站寫的內容:

目前還不確定第五集的片名,電影版的故事是由Tony Gilroy所創作,Gilroy只借用了第一本小說開頭的一部份情節,但是片名都是使用原著小說的書名。原著作者Robert Ludlum(1921-2001)寫了前三集的小說,分別是(英文片名與書名相同,後面的數字分別代表小說發行年代以及電影上片年代):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1980,2002)、神鬼認證:神鬼疑雲(The Bourne Supremacy,1986,2004)、神鬼認證:最後通牒(The Bourne Ultimatum,1990,2007);Eric Van Lustbader則接著又代筆創作了8本以傑森包恩(Jason Bourne)為主角的小說,分別是:神鬼認證4(The Bourne Legacy,2004,2012)、The Bourne Betrayal(2007)、The Bourne Sanction(2008)、The Bourne Deception(2009)、The Bourne Objective(2010)、The Bourne Dominion(2011)、The Bourne Imperative(2012)、The Bourne Retribution(2013,預訂12月3日發行),相信第五集的片名可能會出自前面提到的這8本。

看完我一年多前寫的這段後,你想問的問題應該是,未來會繼續拍下去的電影要用哪一本書的名字來當作片名,或者是另外再取新的名字。

另外,後面再補充一段文字,那是我前一陣子在其他網站寫的內容:(吉洛伊指的就是Tony Gilroy)

神鬼認證系列電影的故事,其實都是由吉洛伊一手建構,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原創的劇本(completely original screenplays)。」雖然這個系列電影號稱是由勞勃勒德倫(Robert Ludlum)的原著小說改編,但實際上吉洛伊只使用了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第一本小說開始一直到包恩一角出現在瑞士銀行的部份,大概主要借用的是包恩失憶這個梗,然後發想出相關的連鎖效應,這個部份大概只佔了第一本小說的12.5%左右,而且只有部份使用並經過大幅改寫(原著是以七、八十年代為背景,當然必須現代化)。皇冠出版社發行的第一本小說中文版一共686頁,瑞士銀行的部份差不多到85頁就結束(小說版在銀行還有一場混亂,電影版則沒有)。另外,就是借用原著一些人名以及絆腳石(Treadstone)計劃,但這些同名人物的屬性、地位、學經歷,小說版與電影版有相當大的差異。例如:第一集中的壞人康克林(Conklin,電影版由克里斯庫柏飾演),在原著中卻是包恩的好友;包恩的女友瑪莉(Marie)在小說中不但成了包恩夫人還生了小孩,身份、地位以及學經歷都遠高於電影版,而且並未被作者賜死;絆腳石的內涵,小說與電影也大不相同。

皇冠出版社在台灣發行了一到四集的原著小說,若是不相信,你可以買一本回來看一下,建議買第一本就好,看完之後你應該完全不會想要為了電影版再繼續看後面的三本。我個人是在書一上市就買回來看過了,勒德倫寫的小說當年在台灣發行的中文版,我也大概都有。
舊 2014-12-24, 11:01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sh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