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無愛無恨
只是事實擺在眼前....台灣養不起高鐵
台鐵已經自斷手腳, 原本最高等級的自強號變成跟之前的莒光號一樣....慢
現今的莒光號停靠站點和之前的復興號沒兩樣, 可說台鐵對號列車等級全部下調
也等於是變相漲價, 在這種情況下高鐵仍然虧損, 你認為高鐵要如何救得起來
|
之前講過合約年限是腐肉變肥肉的關鍵(甚至是變金雞母),
只要有去看財報就不難理解,這邊就儘可能簡單提一下我的意見吧。
(不過礙於本人表達能力不佳,看不懂請不要怪我

)
有學過會計或是財經背景的人應該都聽過所謂三大財務報表,
(
資產負債表:一個時間點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狀況
損益表:一段時間內公司的收入與支出以及最後所賺到的錢
現金流量表:一段時間內公司的現金增減的狀況
)
這三大財務報表中,
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這2項的數字不少人為操作調整的空間,
(使用不同會計方式、資產價值或使用年限評估、權責認定...等等,
用不同方式常常可"作出"不同結果。)
現金流量表則是很單純代表一段期間內的"現金"增減情形,
不會因為各種不同認定方式就改變,也是三大報表中人為調整空間最小的報表。
現在就來看看高鐵2013年的簡易現金流量表,
年度 2013
營業現金流 198.34億 (營運活動帶來現金流量)
投資現金流 -100.68億 (投資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流量)
融資現金流 -96.04億 (向股東集退資金或向債權人借還款項的現金流量)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1.61億
從去年的現金流量表來看,
高鐵營運部份可淨增加帶入198億的現金,
然後在投資部份淨減少用掉100億的現金,
(新建車站、購入車輛、設備更新、財務操作買入金融資產等等。
這邊100億其中有一半左右是購入金融資產,不直接拿去還債? ;
另外一半左右才是建設或買車等等,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蓋好的建物或是購入的車輛之類,
等合約期滿就會轉入政府資產,所以這邊是以使用權的觀念,這類東西記為無形資產。)
再扣掉融資部份淨減少還掉96億現金(借錢進來增加扣掉還錢出去減少),
去年現金部份淨增加1.6億。
--------------------------------------------------------
這樣就可以來估算一下,
營業部份為正的198億,先假設以後就算新增車站也不變多吧。
投資部份的負100億只要不再有重大支出,
(例如再增建車站或是站場開發等等)
只剩下例行的設備更新,這邊估算30億好了,
每年就有多70億可用來還債。
再來融資部份去年還了96億的欠款,
代表負債減少,下一期的利息支出會變少,
而利息支出減少在財報上對下期的現金流量表營業部份會有增加的效果,
也就是說隨著負債慢慢減少,支付利息的現金也會慢慢變成可直接還債而漸漸加快還債速度。
高鐵的營運合約期差不多剩20年,
(站進周邊開發的合約剩35年,基本上合約不改應該沒足夠錢去進行了。)
負債2013年底為4574億(2012年底為4647億,2011年底是4755億,年年減少)。
4600億 / 20年 = 230億 ----年限不變下要每年可還債230億才可在期滿還清,不太可能;
年限若多20年變成剩40年,
4600億 / 40年 = 115億 ----不再有重大投資下,有可能期滿差不多還清打平;
年限若多30年變成剩50年,
4600億 / 50年 = 92億 ----不再有重大投資下,估計可有小幅利潤;
年限若多40年變成剩60年
4600億 / 50年 = 76億 ----不再有重大投資下,估計會有還不錯的利潤

。
----------------------------------------------
交通部長說因為特別股400億明年可能需要一次贖回,到時高鐵會倒。
但就我個人看法,若是我會把這400億特別股直接要求轉換成普通股,
(這些特別股年息5%,轉換後可降低利息支出)
營運年限延長20~30年,讓高鐵繼續幫銀行賺利息錢,
之後政府的股份可在高鐵財務沒問題後再適時賣出。
引用:
作者Irvinson
鐵道為營利事業,就乘客來說
摘一段法庭上的辯論
(僅為大意)
我花了錢,我要求品質
我只在乎幾點可以到
你那種理論上多快
我聽不懂
實際上達不到高速,你就是詐欺
(後面省略)
法院有無認證不重要
你的三百公里要二小時,人家的三百公里才一小時
乘客只在乎這種比較
|
2013年高鐵營收361億,
乘客的比較最直接的反映在"高鐵的營收"上,
國內航空西部線被打趴前可沒人要求不可以坐飛機。
(反到是有有一陣子的"廢鐵說"等等,有讓人不要撘高鐵的意圖。)
另外,高鐵吸納的運量也不只是航空和台鐵的部份,
也包括部份客運及自行開車的中長途旅客,
所以就算對於不撘高鐵的人也有影響,
高鐵開通後高速公路車比開通前有較少些客運也變得較好撘。
(數據以前在靈異上討論時有提過,或是自已去查高鐵開通前後的交通統計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