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ARON_12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0
引用:
作者SpiceAndWolf
五大股東也是因此有恃無恐
倒了 國家履約保證 還溢價兩成
沒倒 收入除了還貸款 剩下的都進自己口袋
而且工程也包了 錢也是自己賺
所以才會出現花500億不到
包了5000多億的工程
而股份 也僅在法定下限的邊緣
等同實質公營了
而這還是後來爭取很久才爭取到的

另外我不是對BOT有誤解
而是對高鐵這種BOT感到莫名其妙


某會計師立委的"聯合承攬"說還真是深值人心啊
5000億的大工程還真的有人相信靠5大股東可以在8內年吃下去把工程蓋好...
蓋好未營運前光工程借款的利息可是會一直越滾越多,
時間壓力下可沒法像一般案子慢慢做。

一般大型的政府工程,配合政府每年經費預算有限,
都是分年分段慢慢做,一段好了再做下一段,
可不像高鐵有資金成本的時間壓力。

同時高鐵工程除了時間壓力外,
再加上要引進新的工法並增加國內營造廠的工程經驗,
一開始就是各項目分段開國際標之後再各段同時進行,
並且各個標段大多都儘可能由1家國外公司撘配一家國內公司合作承攬,
國內不足的機具或人力與工法經驗等等就透過這種方式由國外的公司調用或引進。
整個工程標段致少分了十幾個標段,由包括日韓德泰台等等致少二十幾家營造公司一起完成。
(可參考這個連結檔案內的附錄,裡面有各標段及承攬廠商的簡表
http://www.hsr.gov.tw/icons/0info/p.../publish_13.rar
或是這邊有主線部份土建工程的簡要資料
http://www.2222.idv.tw/%E6%88%91%E7...A5%E7%A8%8B.htm
)
如果那5大股東真能自己吃下5000億的工程,
並且可以在簽約後用8年左右就完工(那時還因為921地震讓部份工程計劃需要變更又花掉不少時間),
那麼你認知裡的5大股東或許是像大魔王般的超強吧~~


以當時該會計師利委的"聯合承攬"說來舉例:
一個100萬的案子,由甲和乙2家公司合作完成,
用該利委的方式來講就是甲公司包了100萬的案子,
然後公佈的資料下面再小小的寫著(部份工程為聯合承攬),
再之後等營經權換人後,交通部再發個小小的新聞稿來澄清交代一下...
(五大原始股東工程承包總額度為410億元,
佔高鐵總工程款的9.4%,並無外界傳言承包鉅額工程的事情。
http://www.nownews.com/n/2009/09/22/843875
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er=img/standard
)
舊 2014-12-17, 07:58 PM #3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RON_1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