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有些人穿越了

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1900年前的)
難怪有人說王莽是個穿越者

戰國齒輪...棘輪!可以單向止轉,墨家機關術.......可以當汽車手剎車了。

這個應該有很多人看過了...
山西省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小人)...安卓機器人在說:給我抱抱

戰國水晶杯
公元前475∼前221年 戰國時期..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橋村出土
,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符合人體工學。
水晶杯素面無紋飾,透明的白水晶,器皿表面經抛光處理,
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渾然天成,杯面無雲霧,算是很高檔的透明水晶。
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寶用器皿,相當罕見,其製作技巧和工藝水平,
已經和現代的玻璃杯看似沒有差別,但最大的差別在於硬度高達七,很難摔破,
就連現在的技術與天然水晶,都很難做出如此精美的製品。

瓜棱灰陶杯
洛陽博物館拍的,東西的用途和製作都沒什麼特別的,
有4000年的歷史。不過太像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杯"了!

湖北省博物館 金彈簧 戰國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墓****土了20個木陀金彈簧器.彈簧由黃金與鉛錫合金製成,質地較軟,
雖有彈簧外形,但實際並無彈性,用途至今不明

東漢鎏金羽紋銅弩機,新野縣出土。

這雙南宋球靴用牛皮製成鞋面,在鞋底上釘上圓頭鐵釘,向外突出,
很耐磨,再塗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讓人感歎其工藝之精湛,
足球鞋還帶釘子,跟現在的異曲同工啊~

明朝的高跟鞋。看來愛美都是女人自古以來的天性。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這雙漆木屐長20.7厘米,寬9.6厘米,厚0.9厘米,
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這雙漆木屐的發現,
表明漆木屐並非最早由日本人發明,而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此為戰國時期皮鞋一隻。

陀螺儀的原理
這是唐代被中香爐,可以把被子熏的香香的,還暖烘烘的。
任憑你在被窩裡翻江倒海.這玩意能一直保持水平.
一點都不會洒出來..只可惜老祖宗把它用在被窩裡......
而外國人用在航海術上

這是內蒙赤峰遼國墓葬出土的一堆牙刷。可惜毛都掉光了(一千年前的)

猜猜這是啥?...............沒錯是下水管道。
你猜是什麼時候的?............秦朝的。而且是沒統一六國時修的。
貼個更早的,完整的。

陶製地下水道水管。安陽殷墟出土。

這是安吉縣天子湖工業園楚國墓葬發掘出的文物。
木製漆器,年代太久,腐蝕很嚴重,已經解體了,所以不太好分辨是啥。

上為複原圖。看出來了嗎?這是一個坐便器。
結合上面的下水管道,想像一下。

古代“冰箱”--冰釜
戰國時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兩件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鑑

嚴格說應該是大號的保鮮盒
附勺可喝冷飲...下方有排水孔
(古代大戶家裡一般都有地窖..在冬季就存好冰塊)

到了明代,冰箱成了這個樣子。
用的是黃花梨木,左邊的看起來像個大箱子,右邊的和今日的小冰箱差不多,
但是重點在於木箱裡面,有一層塗抹來防止冰塊融化的隔熱材質,以目前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完全分析出來。
直到廿世紀下半葉出現的冰箱,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工匠,簡直比現有的工程師還行!

從前有個人叫獨孤信,他有好多官職,每天要隨身攜帶很多很多的官印,
丁玲咣啷的好麻煩,於是他發明了——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層人物獨孤信,原名獨孤如愿。
聽過搖錢樹吧?.....看過搖錢樹嗎?

東漢。四川綿陽出土。

秦 銅車馬一號
還是四驅的喔
那把銅傘的傘柄上有很多機關,打開某個機關(類似彈簧鎖,插銷類的裝置)
此傘便可一百八十度旋轉從而隨著太陽的角度調整方位,而且傘座也是由機關控制的,
可以取下插進土中或由侍從舉著為主人遮陽,傘柄中空,暗藏利器可自衛…

大禾人面紋方鼎
看來有密卡登 Megatron 的血統

三星堆盤型法器

寶馬五輻車轂

三國時期的一款“飯盒”,叫“越窯青瓷方格盒”,
跟現在食堂用的快餐托盤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朱然墓出土過一件這種餐盒、
不同的是朱然墓的是精美絕倫的漆器、每一格都畫有一個聖獸。

彩繪雙丫髻陶女俑

滑石兔
陝西歷史博物館裡的神物——唐朝「無線鼠標」滑石兔。

唐包....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唐朝的LV包? 右下的頑皮小孩兒真可愛

唐代的挎包,LV同款。
這個陶俑拎包的姿勢,看起來和一千兩百多年以後的我們沒有兩樣……
看起來像環保袋、LV經典款、手提包,簡潔大方又明瞭。
重點是,這位陶俑美女還穿了低胸T恤和低腰裙!瞧瞧那腰帶!

明朝手錶
前段時間三合土裡挖出的陪葬物,有個像手錶一樣的戒指,但是這個墓是明朝的一個王爺的……

(此為復原圖)
明代坦克,只是少了履帶,但是武器非常繁複,前面有刺刀,上面有大砲,
頂層還有箭筒、茅、戟、火銃,以及噴火孔。
這架三層樓「坦克」,也就是戚繼光在薊州(河北)造的偏廂車,
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類似現在大型裝甲戰車部隊。

商代婦好墓出土三聯甗,類似現在的煤氣灶。三千五百年前獨一無二的複合炊具!

東漢釉陶燒烤爐,燒烤歷史源遠流長!

宋代水邊的采珠人員,看看他們的裝備,多先進啊!
將近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職業,圖片來源於明代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有氧氣罩有潛水服。高科技啊!

這貨竟然是貨幣!叫郢瑗,是唐以前只在貴族中流通的貨幣。
這個是還沒剪開的,用現在的話說,是整版的
就像郵票大全張一樣
(正宗土豪金版貨幣)

國寶金匱直萬,新朝王莽時期所鑄錢幣,現存世僅見兩枚。
造型為天圓地方

西漢時的廚房用具,銅姜礤! 它前面有漏孔,後面有孔釘擦面,可以用來磨取生薑汁哦!

隋唐幃帽(用於遮擋風塵)
身上還是無袖裝——如今少數民族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傳統……

隋朝背帶裙……真是性感……
不過,上圖的陶俑都是侍女,這些露出手臂和胸脯的年輕女孩,手中持著托盤和酒壺
,表情歡樂,右邊那個甚至拿著非常驚人的先進小火爐。

素紗襌衣,1972年在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
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重僅49克,還不到一兩。
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較重的邊緣,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疊後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

(現代複製品...比原品還重)
這算不算是古代的情趣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