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sshih
因為氫氣的flash point在38-93°C
汽油的flashpoint 在429°C
柴油的flashpoint在335℃
而且你講的易燃物分類等級,人家說的是裝在符合UN1049標準,無洩漏的儲存容器
氫氣只要在空氣洩漏達到4%就會自燃
柴油必須靠機械才能氣化
否則就要靠溫度,溫度要在149 °C∼371 °C才會氣化成可以和氫氣的易燃物等級相同
這裡不叫數字站
拿些半筒水的數據在這邊會直接被打爆 
尤其是這邊化工與機械的專家多 
|
UN1049我倒不記得是標準而是聯合國編號, 用來標示各種危險物質, 以便於對應後續的運送容器. UN1049講的是壓縮狀態的氫氣. 分類在2.1, 是需要跟引燃物質接觸時才會引起燃燒. 另外要澄清你講的自燃, 真正講自燃, 氫的自燃點是573.8 ℃, 你提到的4%~75%是與引燃物質/ 能量的接觸, 那不叫做自燃. 另外汽油和柴油的閃火點都不是你講的, 麻煩修正一下.
舉例過去的興登堡氫氣飛艇事件, 真正造成傷亡的是高度墜下而死, 以及被柴油沾染因而燒死, 並沒有真正死於"氫氣"的爆炸. 另外如果要講氫氣的爆炸, 你也可以看看在加油站加油時
汽油油氣外洩時, 打手機造成的sparkle 一樣會造成燃燒. 就危害程度上, 這些燃料並沒有差別. Sparkle 本身在這樣易燃氣體環境下是不是允許? 或許你所不知的是, 仍然可以允許, 只是要做到如何限制sparkle能量, 無法限制能量就改成如何去隔離開氣體洩漏, 和使用環境內裝置的內部防爆設計.
另外其實不要只會去看"燃燒", 如果能去深入探討世界各國對防火安全尤其是材料的組成, 就會知道真正要講安全講防火, 不是在於能不能燃燒, 而是在於能不能阻隔延燒. 氫本身的危險性主要來自於爆炸的當下, 但是就真正危險的延燒來說, 氫相較於大多數的石油化材料都低.
不用講別人半筒一筒水, 這裡的"專家"也不會比起真正在開發氫燃料電池的工程師要行, 酸民只會想打臉而不是去深究安全性設計, 也難怪鬼島始終還是鬼島, 搞不出什麼好設計. 這些燃料電池開發都已經歷時幾十年了, 安全性不會不加強, 偏偏大家還是在針對"氫"這種物質的特性在做文章. 一個靜電會導致於加氫站爆炸? 那一個靜電可以把現在的加油站夷平, 因為周遭都被延燒殆盡, 剩下只有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