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oomer19830129
我想就你說過的,看是要一刀斃命or慢性毒藥(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意思)
感覺我講的是負載80% 100%稍微突然拉高,跟你說的"激增"的形容不一樣
是否一定有沒有足瓦我不曉得
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M2 850W在我說的過負載80% 100%也會有稍微突然拉高的情形
所以符合你"品質優" 2k的550w 500w有那顆?
|
無。
引用:
作者doomer19830129
450w就antec tp450c應該較接近你的標準?
|
2000元想買較優質的,似乎也就只能買到450W的產品。
台達既然要出來撈,我還寧願他多花10元成本好好做RIPPLE,
然後售價多100元來販售可能還比較有市場,
不然他跟其他廠商混在一起打爛仗有甚麼意思?
消費者認為的良性競爭,在廠商眼中反而是惡性競爭,
消費者認為售價應該要隨用料等級來制定,
廠商卻認為售價應該要隨使用壽命來制定,否則多賺你100~200元,
卻讓你買新PSU的時間後延3~4年,他不划算。
變通的辦法就是買架構優的,過保之後自己換好的電容或加大容值,
但要能加大多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算。
換下來的電容怎麼辦?
電容的回收利潤不像電感,要處理到符合規範多數是賠錢的,
液態電容的公害問題又很嚴重,台灣政府卻沒有在管這一塊,
這些官員都是豬,他們認為只要把其它有利可圖的元件做好回收就行了,
回收率拉高了,帳面數字是很漂亮,但是公害減低的程度卻相對很少,
因為真正高污染又沒利潤的東西他們根本不想淌這渾水。
10~30年前,桌上型電腦市場發展中,各戶群增加中,各PSU廠願意加料拼品質,
來爭取市佔率。
現在市場是萎縮中,各戶群減少中,
所以各廠牌似乎有個默契,東西做出來就是3~5年要逼你換,
不然他沒錢賺。
有的更黑,最好意外發生時還順便打壞其它零件,讓消費者一次換更多,好帶動其他零件廠的經濟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