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空空道人
用i7 920也不表示了解HT
就是對HT不了解才會問吧
要不然也不會認為Pentium D是模擬雙核心
然後以為i7-5960X可能是4核心8執行緒而不是8核心
很多人選intel i7
是因為intel就是好
i7就是強
講的很簡單
卻無從反駁
CPU好用就好
根本不需要管它裡頭技術是什麼
Bulldozer架構是1M2C2T還是1M1C2T有些爭議
所以我都當是1M2T
這樣沒有爭議
Opteron那個就當是兩顆4M8T拼裝的8M16T CPU吧
|
5960X是8核16序
要是誤認的話,是誤以為16核
看看AMD常常拿什麼來做宣傳
幹譙intel用ShareBus來做多處理器,過時了... 自己搞HTT Link(那時名叫LDT)結果風光一時
遇到超執行序的P4,就說自己的單執行序性能優異,多核心不適合一般消費者使用
一年後把Server領域在用的SMP降下來打HT,逼得intel弄出第一代的封裝雙核PentiumD
那時候還有雙核心跟兩倍核心的名詞解釋問題
intel的NetBurst,一直玩封裝多核,從雙核走到四核,
等intel弄出QPI之後,你看直接出原生的多核心。
intel烙狠話要把AMD優勢鎖在90nm
玩整合靠的是製程能力,AMD先整合MC, intel除了跟進,又把整顆北橋整合進去
多核心戰打到8核心,AMD遇到製造問題就搞個CMP ,想複製小核心戰術的成功經驗
(5970打贏NV GTX480)
以目前的資料來看intel 打算在2016搶進10nm來看,那時台積還在16nm
GF還不知道在幹嘛!
結果兜一圈,2016又要跟intel一樣走SMT
這不是強不強的問題,是要看市場規劃
就像以前做學生的時候,老師教用8051做鍵盤,作LCD控制
我跟老師說8051過時了,我想學用ARM來做,ARM的解決方案很不錯
結果老師回我了一句,設計要有成本考量 ARM的晶片售價是8051的兩倍
假設如果價差一美元,你量產1000個鍵盤,成本增加1000美元
但是現在市面上一堆巨集鍵盤都是用ARM的解決方案
現在就看AMD怎麼實做出超執行序的類似技術, 不然多核心成本降不下來。
AMD的設計很有前瞻性,但實作出來就是這樣
併購Ati做APU,設計HSA
intel拿Larrabee出來對應,改名叫MIC(Many Integrated Core)
如果把Xeon Phi整合進下一代的CPU裡頭,Skylake-E?
AMD的Zen會怎麼樣!?
遇到intel這樣子的對手,我看Ati繪圖的領先優勢,大概3年內就會被趕上
Broadwell GT3 48EU是第8代繪圖核心,Iris 6100
E3會整合Iris等級的GPU,跟之前說法一致
第9代GPU性能大幅強化,桌上型會有64MB的L4 (e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