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道路畫線是有規矩的,
記得以前的討論,
出了台北新北,其他縣市幾乎都在看心情畫的....
道路寬度這回事也不是乎巄的,
60 70年代的高雄港,你不蓋那麼寬的道路根本就行不通。
要用道路寬窄來評量都市,那東京可能就.....還有那個首都高....
還有,會酸言酸語天龍人的難道還是台北人自己嗎?
"格局"這種話就別拿出來說了
|
坦白說, 我從小在台北內湖長大, 一直到小學三年級才搬去台中, 長大之後更是台灣各處都跑過
還去了國外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00715/32662360/
台北都更三十年過去了, 除了房子越來越多, 綠地越來越少之外其實其他的水準都是往下掉的
台北住久了覺得生活中所見的一切都應當是那個水準只是把自己的眼界跟水準下修而已
別的不說, 台北這麼多年過去了, 街道上還是沒看到可飲用的生飲水
人行道上的樹基本上越來越少 (所以夏天越來越熱)
一個城市的水準從很多生活的基本元素就可以看的出來
全市wifi 是方便了, 但是那沒辦法改進生活的品質, 沒辦法讓你在夏天的中午時刻還能夠自在的走在人行道上
享受微風?? 樹都那麼少了, 只剩熱風了 (這點我覺得跟大量玻璃建築配合空調排放熱氣拖不了關係)
這樣台北的生活品質有很棒?? 習慣了夏天的炙熱黏膩之後都覺得是正常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