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ize
好像日本衛星是要發射成功了以後,才會為衛星命名?
那這個"向日葵8号"怎麼會先有名子呢 
|
現在為了吸引國內民眾關心與支持航太科技的發展 在發射前就會公佈了
而且這些都是任務的後續機種,所以公開名字反而會吸引更多人重新回來關心啊。
上面有人說這是顆普通的氣象衛星,沒錯,他是普通的任務接續衛星
但是如果你去看它的應援加油網站,就會發現有非常多的小朋友和民眾在替它加油打氣
(播報員甚至會在衛星進入太空後開始念網頁上的打氣留言...)
我覺得這是因為日本是個天災很多的國家,對他們來說掌握天氣的變化和準確度是非常重要的事
但反觀臺灣的氣象預報準確度只能用很模糊的言詞帶過
ex: 陰時多雲偶陣雨...
所以到底什麼時候會下雨? 下多久? 下在哪?....通通不知道。這也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台灣氣象的原因。
但是日本的氣象預報可以做到每小時準確預報,1個小時後 東京六本木就會下雨,連下2小時後會停。
這些就是這些衛星在太空中發揮作用,提供更先進的參數與影像,讓地面的氣象分析師做更完整的預估。
火箭發射前有一連串衛星上搭載的設備介紹,去看就會知道,人家不是拿一顆新石頭換一顆舊石頭;而是每次都拿等級更高的礦石去接替任務。
但臺灣呢? ...陰時..多雲..偶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