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oxtm
Power Member
 
foxt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Smile

引用:
作者FLYFLY
我會有這樣一個觀點,(先提一下,我的認知是 Linux 被包含於 unix-like裡頭)。
如果/假設 當年198X世代的 unix-like 類型系統,完全沒有所謂的 640KB 問題,
單純就是看作業系統幾位元、cpu 幾位元,然後就可以用多少記憶體的話,
那麼就剩下的就是作業系統之上的應用軟體開發者的問題了,
假設當時當下的中文應用軟體很耗記憶體KB數,在DOS環境中的話,
我古早的印象中,有類似延伸記憶體之類的軟體可以挖出更多的硬體的實體記憶體來用。
在 unix-like 若沒有 640KB 的問題 ,那就實體記憶體有多少就用多少啊?
中文系統為什麼不能開發 unix-like 的版本? DOS也不是僅僅只有MS-DOS一家,
為什麼不學蘋果公司那樣整合販售一整套解決方案的中文資訊處理平台(軟硬體一起賣)?
只將就當時當下現有的硬體和某牌作業系統的限制,而制定出憋腳的沒有為長遠規劃的
編碼規範,這麼短視近利?
規範這...
1.640KB(或說1MB)是硬體限制..跟一般32位元系統在4G記憶體下必須讓出定址空間給設備是類似的限制。
2.專門的解決方法有,叫做PC98,下場如何自己點連結看吧...
3.你看過的東西應該是這段
當初朱邦復想挺的應該是 中文資訊交換碼 (參考一 參考二)
問題是以當時的狀況,CCCII的三位元編碼過於消耗空間,顯示上也會有非常多的問題
雙位元編碼會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舊 2014-10-07, 06:37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xt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