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piceAndWolf
而這醫院跟健保局請的錢 還是依據健保局的牌價
這就是藥價差
如果是一願自己有本是買便宜的藥
這自然是醫院的利潤 可以用在改善人力或是提高待遇
又或是更新設備等等
問題是該醫院等於用另一家公司居中購買
再以原價賣給自己的醫院
等於是把中間的藥價差給A走了
|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原本藥價差是因為同一藥品有所謂"專利廠"與"非專利廠"的問題。
而專利期過後,原廠會公布配方與成分比,但製程與完整內容並不會完全公布。
因此"符合"相關主成分含量以及比例的藥品就很多...
效果一樣嗎?理論上一樣,實際上天差地遠了...
假設健保規定這個藥就幾付新台幣38元,通常這麼貴的都是原廠專利期還沒過。
您就算跟業務進10年的量也還是這個價。
但過期之後,原廠一顆賣您新台幣3.8元,健保只肯幾付2.5元,您買得到0.25元是您的本事?
小弟可以告訴您,0.25元的還是單顆牌價,是沒有折讓、沒有打折、沒有優惠、沒有贈量的狀態。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因為您再怎麼有手腕,也不可能讓一顆售價2.5元的藥談到變成0.25元。
除非廠商的原始售價就是0.25元。
而後才發生您前面所提到的"採購"上的價差...
=========================
引用:
作者abo5738
如果某些人開醫院的
都把部分利潤 都放自己口袋 不添購新的儀器等等
改善環境等等 花錢請更好的醫護人員
這種醫院 如果你還要去 那我沒話講.......
|
我想...鬼島您大概沒有幾間醫院可以去了。
除了少數幾間醫學中心,有經費來源、有預算審查外...
絕大多數從來不添購新設備、不聘請更好的醫師、不增加護理人員、不給已瀕臨斷層的護理人員加薪...
私立醫院您會看到新藥品的,是廠商找上門央求"試用"的...
私立醫院您會看到新設備的,是保險給付獎勵又改成別的項目...
公家醫院則是多半處於預算不足,非得逐年汰舊換新的狀態...
而編制也是固定的,對於人力不足招不到新人也只能改以約聘護佐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