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
以台灣的官場文化環境,我又想到另一種可能,就是即使有第一線的國安局人員,
有意願發想各種可能性的維安劇本,但是遇到豬頭長官一句,不可能啦/用不到啦/想太多啦,
然後打發掉了,或著第一線人員發現自己花腦力想好的劇本,最後卻被歸功於長官身上,
於是就不了了之。
我覺得也是有這種可能,就像台灣當年big5這種只有13000多字的規範居然就這樣過關了一樣。
|
身為退伍的後備憲兵我要說一句
馬桶當初上台是以親民愛民為主 所以他把土城王那套國安全都打掉
他自以為親民跟第一線民眾接觸 其實苦了我們這些小卒
對國安來說 最好再行經動線上通通禁止一般民眾進入
但是他就是不搞這套 他覺得擾民
國安單位 或是警察單位 或是憲兵單位 要如何分辨是來亂的 還是真的剛好在那邊辦事的
像此例 他在丟書 喊話之前有人能分辨他是來砸場的嗎?
他書不丟 還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現在他人氣直落 有抗議份子丟鞋丟書 就不要怪國安單位疏失
走緊急逃生路線是有多困難 反正他喜歡在鎂光燈底下
累到的是底下的官兵
唉 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打這段湧上很多狗屁回憶
忽然想到 馬桶的維安代號是中興 我忽然知道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