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隨風浮雲
檢驗有種東西叫做極限值,在這個值以下就叫 N.D. ,另外檢驗方法不同出來的數據也不同,該不會你要張飛打岳飛,如果你不認同檢驗方法及數據,我上面不是寫了你可以自行拿去化驗,不過國內認證的私人實驗室只有 高雄的 SGS,檢驗方法也是相同的,你可以送去美國或是歐洲的認證實驗室,可千萬不要學商業周刊拿到大學做實驗啊!
P.S.這個化驗不會很困難,有心的話,你去買幾個燒杯、量瓶就可以在家做了,如果你做出來了,再寄去給國外做,我想可信度就很高了。
另外再提供給你 IUPAC 的檢驗方法,你也可以自行在家試做。
http://old.iupac.org/publications/b...71_compress.pdf
|
我問很常識性的問題就好,同一間公司還有其他公司"市售產品"之前
衛生部檢驗結果都是有0.5~20%,
這次跟你說未檢出/低於極限值,你不會覺得前後矛盾哪裡不對勁?還是N.D.的標準高於0.5%?
檢驗方法不同這就有趣了,以前的方法有檢出,出了問題之後換了檢驗方法,
所有該驗的項目結果通通都是未檢出,要不要乾脆點用個連酸價驗起來都合乎標準的檢驗方法?
酸價偏高就代表油質已經劣化、不穩定會持續水解釋出致癌物,
這些原料的成品定位有的甚至是做成"耐炸油",跟正常原料的成品比起來劣化速度不會更快?
你相信FBI說自己是帥哥這個陳述為真?
然後,目前市面上的問題產品尤其是源頭的強冠油都已經被衛生部回收,部分已經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