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onqa102
統計數字很容易操弄,只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計算,得到的結果可能天差地遠。
但這已經是很客觀的資料了...不然你覺得該怎麼決策呢?
公車、坐MRT,LONG STAY,還是看新聞?
只是有時候我也覺得很妙,雖然大家都說景氣很差,但我看到的高價餐廳、咖啡飲品、3C消費卻是有增無減...
薪資確確實實的倒退了,但是看起來,社會上的消費能力卻是勇往直前呀...
問題真的只有在決策者身上?
還是整個國際、整個社會都有問題?
|
那我倒是要問問,景氣這麼好,政府為什麼要捨棄用了幾十年的20等分算法,改用爭議極大的5等分算法來算貧富差距?
再說,去個高價餐廳就叫景氣好?就是因為買不起大件的物品(房子),大家才會去追求可以消費起的小確幸啊。
我爸媽在30歲的時候,買在台北的兩房新成屋只要120萬,那時我爸的薪水好像在2∼3萬左右。現在台北兩房新成屋沒有2000萬應該買不下來吧,可是以比例來說,現在30歲的人有幾個可以到月薪20∼30萬的?
問題當然不只在當權者身上,但是現在的政府為了推卸責任,拋出一個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的操作過的數據時,就該被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