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再補充分享一些我個人在網路尋人過程中的體驗:
除了最後一步的打電話講話之外,當時當下我手邊立即馬上可用的通訊模式有,
WebMail、社群網站的私訊模式和手機的傳統簡訊功能。
當初我也在傷腦筋,我該怎麼在最少的來回確認步驟中,
能夠盡可能的同時顧及,確認對方是不是我要找的人,
以及對方若真的是了但是因私人因素而沒有意願加入社團想保有隱私,
要有一些給對方台階下的方法,不要有逼人的感覺,
我為了想這套方法/說詞,真的一開始就傷透腦筋,
然後我想到了一個情境叫做“已讀不回”,
如果我這邊可以收到類似於“已讀”的回應訊息,
對我來說就有了一個判斷依據,總比完全沒有任何的回應,
還要有些進展。
比較麻煩的是,先以E-MAIL為例,印象中過去傳統的POP3、SMTP client端
的MAIL模式時代,可以設定一個類似傳送回條的功能,
這樣我就至少可以先行確認,對方有收到了我的EMAIL,
其他的狀況就再說了。然而我已經改用yahoo gmail 這類webmail很久了,
免費信箱模式一時之間沒有找到這種功能,email寄出去,
若對方沒有實際上的回信,那就像是石沈大海一樣了。
再來是社群網站的私訊模式,當時當下我發現一個情境就是,
我發出去的私訊預設會被社群網站的系統規則給轉到"其他"信件夾,
而且是不會出現提示訊息給網站使用者有新訊息的(我個人也是"免費"使用者),
除非網站使用者已經知道並主動點選進入"其他"信件夾,
若對方讀取了私訊,至少我就有機會看到類似“已讀”的字樣,
對我來說判斷上就可以少一個可能的情境了。
網路文章把“已讀不回”當成一個幽默的情境在描述男女互動關係,
對我來說,卻是一個表示尋人情境可以至少少一個可能性的進階判斷訊息。
整個過程,我也覺得自己算是 ㄏㄨㄛ四聲 出去了,
因為我就相當於為了表示誠意,一開始就把自己某種程度的個資先行表示出來
(讓對方來確認),
我也真的有找錯人(對方同名同姓,性別一樣、出生年份又一樣/很近),這樣挺囧的。
也有後來才知道有些同屆同學有改名字之類的。
有的時候,有些同學是菜市場名,這時候就要用削去法,
最後近似的有兩三位,這時也真的很賭一把。
傳統手機簡訊對我來說屬於最後的倒數第二個階段,我想到的做法是,
把對方的畢冊上的名字中翻英文拼音(去外交部網站有功能可以對照查詢發音),
然後手機簡訊內的人名就是拼音,萬一真的找錯人了,其馬對方看的是拼音,
還有一層保護著個資。
寫到這裡的當下,其實我也不確定我寫的這些東西,
會不會被轉換成我一時也無法聯想到的濫用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