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感謝各位大大的意見交流.
2000年時,我買了一台愛華 (aiwa)的三片CD床頭音響(5000元),工作時用它來聽電台和CD,它有錄音帶錄音功能,它有Toshlink 光纖輸出,我也曾用來推目前的喇叭,推力和動態比這張卡更不好.我都是 EQ off在聽.也不喜歡它的音場模式.
我的DAC是標準的2V輸出,也就是和一般的CD唱機一樣.不是像Theta或是Monarchy 那種4V的.我之前的唱盤是Sony DVP S-7000,它內建的DAC也能表現出寬深的音場,只是音色和味道不同.多位元和位元流的特性,似乎前者解析度略優,後者聽起來較柔(smooth).但只不過是一點點的差別.若不AB比較,耳朵可能也習慣了.以前很多人批評CD的聲音數碼味很重,聽感聲音偏薄,尖,乾,利.很多負面形容詞.我認為那是以前的數位技術未成熟,以及器材的搭配問題.
我曾經反覆比較同一錄音的CD和LP版本,以CD來聽,感覺就是音色比較亮一點,其他幾乎沒有不同.LP聽感有較柔一點.鋼琴和打擊樂器方面,CD感覺更有勁道.其實很多東西先天的特質就不同,習慣就好.像我以前覺得CRT比LCD的色彩更美更真實,雖然解析度未必較佳.我用投射燈照明之後,差異就變小了.
以喇叭來說,有個別的調性和特色.有的音色較亮,有的較暗;有的較陽剛,有的較陰柔.有的會在各頻段作調整,有的增強中頻或低頻的某些頻段.個人認為不要太偏就好.如果喇叭的解析力不錯,不需要特意去加強.也許短時間覺 得很過癮,長時間的話可能會疲勞,不耐久聽.以前用NAD,就覺得它分析力不是很強,音色音質也不是很美很細緻,就是均衡,平順,低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