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name
歷史上有名的"崔杼弒其君"
齊太史兄弟因為記載崔杼殺了齊莊公結果接連被殺
還有"趙盾弒其君" 明明是趙穿殺了晉靈公 但是太史卻記載趙盾殺了晉靈公
寫史的人再多 終有被殺盡的一天 而歷史的真相 也將徹底被掩蓋
所以後來一些史家開始採取"口傳"或是"曲筆"來避禍
可見即使是歷史學家也有偏見也是怕死的
以前有人敢寫 現在還有什麼不敢寫?
有沒有聽過"御用學者"?
台灣的 秦孝儀
中國的 郭沫若
一堆人討厭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杜正勝
為了官位 教化 還有父親的鄉愁 很多歷史只是洗腦工具
|
歷史學家當然也是有偏見也是怕死的。
古今皆然,很正常很常態,是人都難免會有偏見,是人也難免會怕死。
不過歷史學一直在發展,這個世界人也還很多,
1949年之後的歷史,老共自己在大陸禁止講的,其他國家講的可多的。
美國、日本的學者都做的還不錯,就算哪天老共發飆了,成功地解決了這兩個國家,
歐洲、澳洲還多的是研究這個範圍的學者咧。
歷史要掩蓋,其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能夠掩蓋到什麼程度,這個比較重要。
卡廷慘案、納粹屠殺猶太人,這些事情都還是掩蓋不了。
但中華民國的國旗歌,其作詞者是誰,記得好像到現在都還有疑問。
所以重點在資料的保存問題上。
有御用學者很正常,但不是御用學者的一般學者人數會更多,
不是某個政權管的到的學者則更是多上加多。
您提的那幾位,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他們的研究呢?
姓秦的那位,大家都知道,但他做的事情有沒有破功過?
有的。某台大畢業、常穿紅夾克的人士就曾多次指出他的問題。
所以他到底成功地發揮了什麼作用?
杜xx和郭xx的專長都是中國古代史,不知道他們對近代史的真相能發揮什麼遮蓋作用呢?
而且他們的研究主張都是會受到檢驗的,不是因為他們跟當權派關係好,就可以讓他們的研究主張成為定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