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談競爭力,這樣會有競爭力嗎?...
都已經犯錯了,不過犯錯不可恥,人都會犯錯,問題在於怎麼去亡羊補牢,想到了嗎科技部?
這個只是一個個案沒錯,那麼其他人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或是狀況?如果有政府該怎麼處理?這才是面對問題的態度,所以才要追根就底..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0140717/435307/
屏東教育大學前副教授陳震遠論文審查造假風波擴大,科技部發現,陳投稿到另一國際期刊《天然災害》論文品質不佳,導言抄自維基百科,還大量引用自己或弟弟陳震武的論文,藉此膨脹影響力。科技部今下午開記者會時,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說:「現有證據已足以毀掉陳氏兄弟,無法在學術圈生存。」
但林一平晚間發表聲明稿,指他下午發言「陳震遠兩兄弟已經不能在學術界待下去」並非當時言談重點,亦不代表科技部立場。他說,這段話是他私下拜託媒體不要再對本案追根究底,因為調查過程不宜公開,而言談間觸及陳氏兩兄弟爾後在學術界發展前景,沒有必要在個案繼續深究當事人。若他發言造成兩位陳教授傷害,決非本人原意。(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聲明全文如下:
陳震遠教授的論文審查造假案引發學術界極大風波,科技部也正進行調查。本人身為科技部發言人,負責對外說明本案狀況。媒體報導,本人說「陳震遠兩兄弟已經不能在學術界待下去」。在此澄清,此言並非當時言談重點,亦不代表科技部立場。
本人在7月17日記者會一再強調,教授是否違反學術倫理,是由科技部學術倫理審議會議決,本人無權置喙。記者會後,本人私下拜託媒體不要再對本案追根究底,因為調查過程不宜公開,而言談間觸及陳氏兩兄弟爾後在學術界發展前景,沒有必要在個案繼續深究當事人。科技部需要媒導協助,朝正面報導如何改進國內學術體質。以上僅是個人肺腑之言,並不代表科技部。本人發言如造成兩位陳教授傷害,決非本人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