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想蓋捷運
先看看台北市的運量,這只是打平而已
再想想看可不可行
台北市本來就有龐大的公車人口
所以捷運當初直接接收公車的人口
當初公車被接收搭乘人口時本來以為快不行了
現在轉型成捷運的轉接角色之後也變得很成功
台灣還有錢要亂撒的話要蓋天上飛的捷運都沒有問題
但是現在只能實事求是
如果BRT是類捷運式的規劃,那轉乘其實不會麻煩
看看台北捷運就知道了
公車專用道我以為跟BRT完全是兩回事,公車專用道失敗在於各種路線的公車都在上面跑
而不是像捷運。這會造成不同路線匯集的時候一個卡一個。看看行天宮前公車專用道,通勤時間時說多慘就有多慘。我寧可走路去坐捷運....
至少我看到的BRT是用公車去跑捷運的方式。所以可以用雙節巴士,也要用雙節以增加運量。
人再多就增班。
|
可惜台中的BRT是走在專用道上
而這個專用道直接壓縮現行用路人的車道
先不論是否適合蓋捷運
原先該路線本來就計畫要蓋捷運
而現行的BRT只是臨時沒錢蓋捷運而做的替代方案
與其搞個過渡東西(市政府還是把BRT當成捷運的過渡期方式)
不如把錢拿去改善公車的營運方式
把整個公車的網狀系統改善更明確,更準點
這也比單線BRT更加有效率
小弟也有搭乘公車的習慣
除了準點要改善以外(不是等不到車,就是一次來3、4台)
就是轉車資訊要簡單點,我覺得很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