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smt
聯考雖然公平,但為了求公平,犧牲整個國家的競爭力有比較好嗎?
當你一邊批評台灣人只會代工、抄襲,也許該檢討一下你就是這種結果的推手(如果你支持聯考)。
考試最大的缺點就是只能固定一個答案,這種教育出來的「精英」,最強絕招就是很會代工或「參考」,反正跟著別人屁股做就對了。
PS. 我學生時代最討厭的就是那種我拿課外題目與他討論時,他回答我:「這個考試又不考,你管它做什麼?」的學生。而且這種學生都是成績很好的學生.....
有些學生真的很認真學習,考試很厲害,但其實當你和他討論課本沒有的東西時,他就原形畢露了。所以台灣人常說很會考試的學生,是怪物、天才,我一點都不覺得........
之前印度有個15歲少年,解出三百年來沒人能解的三體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天才,台灣考一百分的學生想叫天才,跟人家還差得遠..... 
|
其實從你的反應也已經可以看出 學生是甚麼求學態度, 完全是看個人. 我敢跟你打包票,
不管你的制度怎麼改, 都會有不少學生以及家長是 : 那個對入學沒幫助,管它做甚麼?
但是反過來講, 對入學有幫助的, 就全部都會被重視. 成績/才藝/社團/得獎/經歷....
原本以為的多元化, 其實被聰明的家長玩成資源軍備競賽, 你真以為學生有因此變多元 ?
NO, 本質還是一個書呆子, 只是補習不限英數理. 以前一試定江山, 只有自己真正要念
的人才會去好好準備, 混到最後一年才覺悟也還能有所作為, 表現失常也能重來一次,
現在是整個求學經歷過程從國一開始寫履歷, 生怕哪個地方沒做好, 每個地方都要爭,
怕以後沒得補救. 要問我 哪種制度 才更會僵化學生? 我會說 現在這一套!
而你在聯考制度下, 你一樣可以發現大學念出來除了書呆子也有很多人才, 不受限於
自己本科系也玩出很多名堂. 所以說到底 高等教育裡還是看那個學生 個人 要怎麼做.
至於國家競爭力, 那是很大的課題, 不能要教育一件事就背起這個黑鍋, 以前沒人認為
做代工是好生意, 上一代找到天時地利做出些名堂, 不等號於 我們只能做這個. 只是目前
的確沒有找到下一個發展得好的產業去轉型, 就歸咎說是聯考僵化了競爭力, 讓我們教出
只能做代工的人民, 這種結論也太過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