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順序,第一個上場的是ASRock
ASRock
這次帶來的是9系列眾多新技術的新款主機板介紹
▼這次帶來的9系列主機板皆加大散熱片,兼具視覺與散熱效果
▼次世代MOS - 記憶體供電增強,提高記憶體超頻成功率
▼採用優質的合金電感 提供更低的工作溫度 不過熱
▼12K白金電容 堪稱頂級用料 業界最長使用壽命高達12000小時
▼跟上一代之前的舊款PCB比,這一次真的是全新亮黑色PCB
▼超級M.2介面,可直接由CPU拉取PCI-E x4 3.0頻寬進行資料傳輸
▼SG手上拿著的是這一次的頂級板,相機差外加不擅夜拍宜見諒
▼接下來就是與他牌M.2介面間速度比較
▼這一次的M.2各家都直接當作主流介面 通常都會做一個在主機板上
依照主機板定位不同,有走SATA線路的,也有直接走PCI-E線路的
未來走PCI-E線路才有優勢
▼新一代SATA Express插槽
支援未來的SATA Express硬碟等裝置,並提供PCI-E 2.0 x2(10Gb/s)資料傳輸率
硬碟守護神
算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它的關閉硬碟是連+5v , +12v電源都切斷
▼可使用熱鍵方式啟動硬碟守護�**蘌瓣w連接但暫不使用硬碟
另一方面可以達到資訊安全等相關目的
▼此技術可避免硬碟頻繁開關操作、使其免受潛在傷害、以及延長硬碟使用壽命
▼上一代華擎科技的家庭雲大家還印象猶新嗎?這次又改版再升級嚕
名稱叫做華擎雲,並贈送Orbweb.ME這套專業軟體一年份使用權
天籟美聲二代
使用專用電容,以及晶片防護罩,達到超低底噪
▼華擎這次也在主流與入門級使用了ELNA音效專用電容
可見各家廠商現在設計重心也放在音效的感受上
華擎全防護
防止突波、雷擊與ESD靜電有一套
▼感謝您!
▼發問時間
ASUS
▼華碩這次帶來的是新一代Z97系列5向全方位優化、與第五代雙智能處理器
▼五向全方位優化的核心主角
TPU、EPU、Fan Xpert 3、DIGI+ Power之外,因應智慧型手機當道,今年創新推出Turbo APP功能
▼Turbo APP
▼Fan Xpert已經出到第三代嚕
▼主機板搭載多個熱感應點
▼每個插槽支援PWM/DC Combo Mode
▼提供獨家極致安靜模式
▼SG手上拿著的亦是新一代9系列ASUS主機板
▼DIGI+ Power
▼TPU
▼EPU
▼第五代智能處理器,在新一代華碩主機板上一次享有
全新進化的ASUS UEFI BIOS
為初學者與玩家量身打造的設計
▼讓BIOS變得更有魅力
▼EZ Tuning Wizard
▼圖形化風扇控制
下一個要介紹的當然是目前最新的M.2以及SATA Express傳輸介面
▼這一代9系列新主機板全系列內建了這兩大傳輸介面
▼更快的反應速度,存取速度提升至10Gb/s
向下相容於SATA 6Gb/s,且SATA Express裝置同樣適用2.5"與3.5"
▼之後會推出的SATA Express轉接盒
可以接兩個M.2 SSD
▼或是2個SATA 6Gb/s裝置
▼Thunderbolt EX II/Dual子卡相容於現有Z87/Z97主機板
▼Turbo APP
▼Turbo LAN - EZ to Use
▼Crystal Sound 2
▼最佳的電競網路優化
▼這時就要請到ROG部門的專員來解說了
▼為何要堅持用Intel網路的理由,自己想就知道了
話說我也是intel LAN派的..
▼吞吐率比他牌高,CPU使用率只要1~2%

不過驅動程式與設定版本不同會造成的結果也不同..
▼最佳網路傳輸吞吐率,CPU使用率低
▼一樣的指令拿下去Killer E2200跑就知道了...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在小包傳輸上 intel的網路晶片就是快人一倍
▼享受Intel Ethernet獨家優勢
▼這一次紅色的網路孔多了ESD防護、可避免雷擊造成網卡晶片被擊穿的意外
▼最佳Ethernet晶片+最佳LAN連接器+高效能網路管理=穩定的線上遊戲體驗
▼一樣是發問時間
CREATIVE
前稱創巨 中文現稱創新未來
有常在玩音效與音效卡的人一定都聽過這間老牌音效卡品牌
同時這間公司只做一件事 就是 - 音效。
▼首先帶來的是Z系列音效卡
▼特色介紹
▼SG
▼更多特色
▼Sound Blaster ZX搭載外置式音效控制模組
▼展現終極遊戲性能的ZXR音效卡
▼ZXR音效卡特色一覽
▼Sound Blaster AXX
▼SB AXX1晶片
▼什麼是Sound Blaster AXX
▼帶動行動網路新世代的Sound Blaster AXX
▼產品一覽
▼Creative Inspire T3150W 2.1聲道藍牙喇叭
透過藍牙技術傳遞訊號供喇叭播放音源
▼藍牙音箱產品相關一覽表
▼藍牙行動音箱產品
▼叫做Airwave(當然不是口香糖啦)有時尚的黑粉藍綠四色
▼另一款叫做Airwave HD 外觀跟上面那款又不一樣了 有酷炫的紅黑兩色
▼謝謝
OCZ Storage SolutionsA Toshiba Group Company
(部門全稱)
前一篇已經提過,這家公司已經是東芝集團的一份子了,變成了一個SSD事業部
所以現在OCZ的業務就只剩SSD固態儲存硬碟一項,
早先購買的OCZ SSD若未過保的保固部分均概括承受,其餘產品OCZ已不保固
▼也是改變商標與CIS風格之後的OCZ再次重新登上本次網聚的舞台
▼競爭對手們 這裡其實應該還包含表中未列的母公司TOSHIBA自己的SSD
▼VERTEX 150 SATA SSD:狂熱等級
這個產品線是在被併購前就已經有的
▼VERTEX 460 SATA SSD:效能等級
▼SG妹妹手上拿的是REVO 350 PCI-E SSD我能兩樣都帶回家嗎(誤)
▼REVO 350 成熟的硬體架構
▼規格詳細介紹
▼與各項競爭對手們的比較
當然包含了最近很夯的Plextor M6e以及ROG的RAIDR
▼採用VCA架構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研發進度
▼JetExpress
東芝會買下OCZ部門的原因,就是剛好補足TOSHIBA固態硬碟部門的不足之處
所以才會在OCZ有難(前一陣子破產)的時候,由東芝集團出手買下這個部門
結合OCZ的研發技術,以及Toshiba的Flash優勢
▼JetExpress 系統設計圖
OCZ 2014 Computex
▼在知名的君悅酒店1005,不在世貿與南港喔,別走錯了
年初因為OCZ公司組織異動因素,所以並沒有報名任何的世貿展位
▼到時候君悅展位見真章,人來就對了
▼併購後的感言,公司組織調整開創新局
▼這就是併購後的OCZ
▼不變的ocz.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