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bai
前面有很多朋友用市場經濟的供需理論
預期台灣的房價已經在強弩之末了
沒錯
解釋的都很有道理
這個道理你知、我知、財團知、政府也知
台灣房價已經漲到小老百姓忍無可忍的地步
眼看就失去成長的動力了
但政府現在正在做什麼事呢?
準備引進外來資金(陸資)
也就是增加需求
需求增加了
價格就會上漲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忽略這點
就好像一個地方已經淹水了
好不容易水正要退
政府卻擔心水退了有損財團利益
打算越區引水
這個引水渠道通的不是小池塘
而是直通世界最大水壩
若是這個渠道打通了
來的就是滅頂的資金海嘯
這些年來在世界各地的房市都被對岸上下其手
若政府刻意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
語言、文字相通,又近在咫尺的台灣
絕對腥風血雨
房價物價
恐怕還要翻上幾翻
政府及經濟學家常常會說
溫和的通膨有助於經濟發展 (雖然這句話我不認同)
但同樣是通膨
若是由房價、物價先上揚再拉動薪資
薪資上漲幅度永遠趕不上物價
廣大的受薪階級
就會變成一輩子奴隸
擁有越多資產的
會是最大的贏家
富者越富
小老百姓很難翻身
沒錯
瘋狂的炒作會引發泡沫
但這又如何
泡沫來臨的時候我們早就已經被搞死了
引用:
作者清風明劍
...
另外,對岸都自顧不暇了吧,還能繼續滾下去,李嘉承這麼急著出脫幹嘛?
繼續滾就好了阿
很奇怪
這些年來一堆人把錢投進去
但是他們自己的錢卻一直跑出來
灑向全世界
若他們本地垮了
死的會是誰?
他們很聰明的。
若不想台灣成為他們移出資金的殺戮戰場
就好好盯住政府的一舉一動
這是我們唯一的護身符
|
政府急著引進陸資好讓台灣房地產和股市的泡泡繼續吹下去,以製造經濟榮景的假象,
其實這個道理你知、我知、財團知、大家都知,
問題是,陸資老早已經在台灣了,想來的已經來了,不想來的你門打得再開,他還是不會來,
假設一個情況,
如果你是大陸的富人,
你為什麼要將資金移進台灣,而不錢進你理想中的移民國度?
答案的一部分其實就是你說的,
台灣是他們(不是太有錢的富人)移出資金的過境地,也是用來炒作的中繼站,
歷史已經證明過,大家也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是:
沒有實質經濟支撐的泡泡,終究都會破滅,
陸資是來炒作或過境的,不是來投資實業的,
政府把這種資金當作救命仙丹,但是問題是,這種資金已經是最後一帖藥了,
這一帖藥下去之後,以後就無解了!所以我會說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當然,很多人都想說搭最後一班順風車賺個一筆有何不可,因此繼續鼓吹,
但是這些人往往不明白到時候下不了車的的最後一批人其實就是他們自己!
另外,我其實很不認同版上部分人"台灣經濟不錯"的論點,
不知道這些人是有意還是無知?把無實質經濟支撐的股市和房市的泡泡當作經濟榮景,
也許就如我所說"他們是想搭最後一班順風車賺個一筆,因此繼續鼓吹"
前一篇文我提到過,
台灣這二十年來靠著泛電子業和泛金融業迅速創造了兩批富人(當然更早時還有傳產),
但是台灣能創造財富(外匯)的傳產和電子業都正逐步或已經被大陸取代,
金融業則根本談不上財富創造,只是把錢從老百姓口袋"轉換"到金融業者口袋而已,
至於能為台灣再次"創造"大筆財富的實業,目前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因此在這種情形下,資金都往股市和房市前進,而不投資在實業,
因此,這就讓問題回到了"沒有實質經濟支撐的泡泡,終究都會破滅"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