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LYFLY
我也來離題一下好了,看了許多網路資源之後,我產生這樣一個觀點,
在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兩岸議題上,美國政府這邊,
是在評估過後,哪一種情境,可以讓美國的政府和民間企業(尤其軍武這部份)
賺到最多的錢,那麼他們就選則該情境,並且設計出一套說詞和處理流程等方案,
來加以美化,骨子裡就是要賺臺灣人的錢的事實,因為臺灣錢淹腳目,
反正就算花了成本在“設計出一套說詞和處理流程等方案”,扣掉賺來的錢,
最後的盈餘還是划算。中國把臺灣統一之後,美國政府、民間企業賺臺灣人的錢(尤其軍武),
這部份當然會劇減。如果美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在臺灣"之後,
那麼臺灣的執政黨/政府單位,軍購"不一定"要全部"美規",全世界多的是選項。
而現在這個模凌兩可的狀態,不獨不統國際定位模糊,
而且當下現任中華民國臺灣總統一家人,又都有"把柄"在美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