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犯罪是事實,該罵該譴責的講出來都很好。同情朱兄境遇的,罵完後講句好話也無不可。火上加油的要反省自己可能激出個無差別殺人犯,挑老弱幼小下手沒什麼難的。看看這網路時代多酷,十幾二十年前,哪個流浪漢還能上網發文讓大家打嘴砲?
我個人是從不同角度看。社會邊緣人不是這麼輕鬆的字眼,以現有資訊來說,甚至還很難判斷朱兄是否真的是社會邊緣人。對社會尚有留戀、期望融入社會、並依靠社會生存,但卻處於邊緣處的,是社會邊緣人。
社會邊緣人是一個爛透了的字眼,它代表三小?──它代表了這社會赤裸裸的階級差異,是個又爛又悲哀的字眼。我不會說一個身世境遇淒慘或惡病纏身的人是社會邊緣人,這字眼拿來自稱自貶很合適,但要是拿來形容他人、描述他人,就是在講我他媽的比那個人更高等!
呸呸呸,爛透了!
那反社會人格又是什麼東西?──精神科醫生提出來的東西。哦,反社會人格,我推薦你一個XXX藥吃,你吃了會很放鬆很好睡、劈哩啪啦......劈哩啪啦......
為什麼人的本性是一種病?這種病的治療方法就是灌藥然後把他洗腦成一個白癡嗎?不想融入社會就不要,那是你的自由。想利用社會資源就要付出代價,那是社會的規則。在社會中犯罪就會被審判,那是你被要求的責任(你當然有逃跑的自由)。為什麼人們都說反社會人格的人很聰明?因為笨的要不是掛了,就是待在牢裡。
人的思考是多樣性的,有各式各樣的本性,除非我們放棄現有的道德觀以科技控制遺傳基因,否則人無法選擇自己會成長出甚麼樣的腦、擁有什麼樣的身體組成(內分泌失調、殘疾、缺陷?)。口頭譴責很輕鬆、有快感,但無濟於事。
有些網友的選擇很實際,是從預防與事後處理下手。你去指責「他們」危害自己或自己的子女,意義有限。教育、指導只限於你可以影響的人,不要搞錯了對象,還自詡大義凜然......
唉,是說幾年後我可能還得在街頭上喊朱兄一聲前輩、分口飯吃,也沒啥立場長篇大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