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麻的, 洋洋灑灑打了半小時, 結果送出時 FF29 當掉, 又重打一次。
沒勞保, 沒 6% 不是什麼世界末日啦...樓主不用那麼激動。這種方式對樓主的親人而言, 其實相當於是樓主的親人當 SOHO 去接案來做了。派遣公司不投勞保, 基本上你就不算那間公司的員工。這種方式要注意的部份大概是以下幾點。
1. 因為你不算是該公司的員工, 所以不存在所謂的"資遣"問題。公司要你走你就得走, 沒有申訴管道。相對而言, 若你有能力, 那你要走就走, 也不用跟公司廢話一堆。
2. 沒投勞保, 自然沒有投保年資,不會有退休給付。很重視這塊的話, 可以自行去職業工會加保。
缺點: 保費必需完全自付, 貴。
優點: 不會有什麼月領五、六萬,然後投保薪資級矩掉在 25k 的鳥事。
3. 沒投勞保, 算自由業, 要交國民年金。
4. 若找不到親屬幫你加保健保, 則必需自行負擔健保費用。
5. 申報所得稅時, 這些收入的名目 "應該" (請特別注意, "應該", 我不清楚實際狀況, 僅能推論) 算是執行業務所得。恭喜, 這些收入每個月要先扣 2% 補充保費。不過世界很大, 法條很多, 有沒有那種可以把帳作成"薪資"然後還不用加保勞健保的奇葩公司, 我就不知道了。
6. 因為是執行業務所得, 所以沒有"薪資扣除額"可用, 申報時要用列舉申報, 比較麻煩。
7. 用這種方式, 公司省下的大概是以下的部份, 樓主可以自己算一下這些部份值多少錢
A. 勞保保費中, 僱主應負擔的部份
B. 勞退新制中, 僱主應負擔的部份 (6%)
C. 健保費中, 僱主應負擔的部份
D. 沒有資遣問題
8. 沒有年資, 所以勞保規定那堆阿沙不魯的福利有拿到是運氣, 沒拿到是應該。
若 7 的部份, 都能轉成薪資給你, 其實也不會太差, 但樓主必需注意, 這種方式就不要想混吃等死熬年資了。趁年輕撈一筆比較實在。
一個月 30k 的正職跟一個月 45k 的派遣, 樓主會怎麼選? (這裡是比喻, 不是固定比例)
其實只要不是太差的僱主, 僱主省的大概就是不景氣時趕人的功夫而已。當然啦, 如果是一個月 30k 的派遣, 然後做一個月 30k 正職的事, 那就要看這工作值不值得投資了。其實若派遣夠優秀, 都有機會被駐點單位招募, 只是薪水會從很多變成普通。常言道: 由奢入儉難。那時如何選擇就要看當事人的智慧了。
以上意見, 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