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xx123
那是在日本時代就增建了 .... 注意該牛腿懸擔(露台)的位置 + 倉庫門都很高 + 舊照片的電線竿
龍部長也懂這道理 . 他知道歷史建築與古蹟的莫大差異
同樣的倉庫 . 未規劃的西二倉庫要啟動古蹟審議程序 ; 而西三倉庫 . 要再討論實用功能與歷史建築相融的可行性 ... 很矛盾
加上他前頭說了些比如眼淚聚寶盆的漂亮話 ..... 矛盾瞬解
畢竟是有文學底子之人 . 懂得說漂亮話 . 予古蹟保存激進者摸頭 . 撫平社會爭端 ....
我是支持龍部長與基市府的原決議
我認為 ~ 基本上龍部長與基市府說法的主軸 ~ 也就是倉庫未來的去向並沒有很大差異
他真的是難做了 . 他也必須這麼做 <= 辛苦他出面了
參考
|
目前似乎沒看到倉庫有增建二樓的資訊,沒道理昭和十年(1935)有二樓,到了民國四十三年一月廿六日(1954)變成平房?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基隆對於觀光客有什麼可看性?
過年前夕跑去台中玩,市役所正在整修,台中州廳變成環保局在使用,問了警衛結果登記就可以進去,火車站、宮原眼科都去拍照。
霧峰林家徒步逛了一大圈細細端詳,省議會也晃進去,然後想說集集不遠,就順道過去瞧瞧。觀光不就是帶著旅遊書看看歷史建築物,然後找找吃的、紀念品?
您所謂的『古蹟保存激進者』是個奇怪的觀點,好像追求保存古蹟是全民公敵似的。
碼頭拆了蓋新大樓、購物中心,觀光客就會大把大把的湧進來嗎?我並不這麼認為。
老虎城我花五分鐘走一圈上個廁所就離開了,裡面品牌就差不多那些。
反而舊碼頭好好規劃,弄個歷史館介紹一下,引進一些商業活動,比較有機會突顯基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