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看來傾向不會拆了,在那年代是重要建築,居然有人會說連歷史價值都沒有
龍應台訪查基隆港西倉庫 承諾保留「眼淚聚寶盆」
NOWnews生活中心
2014年 02月 13日 14:11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
文化部長龍應台12日上午前往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與研究1949年大撤退的輔大歷史系教授林桶法、十二歲即隨國軍來台的作家桑品載,一同勘察基隆碼頭現況。龍應台表示,「基隆港藏著我們父祖輩、一代又一代台灣人最深沉的眼淚,歷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面對推動已久的港區都市更新,她強調歷史保存也是一種發展選項,且當場承諾撥出250萬元,做為碼頭文史調查及西二、西三保存活化研議,並召開會議,針對西二、西三碼頭的整體規劃做深入討論。
龍應台表示,基隆港從劉銘傳治台時倡議規劃建港迄今已百餘年,許多台灣人的父祖輩當年上岸的碼頭,或是長輩派去南洋打仗的揮別處都在此,「日僑遣返、廿一師、七十軍、故宮國寶來台、反共義士、大陳撤退,這麼多重要歷史事件都和基隆港有關,基隆港既是渡海薪傳的起點,也是好幾代台灣人悲歡離合、生死別離、幸福重逢的現場,是一個眼淚的聚寶盆!」。
龍應台感謝基隆的文史工作者將議題突出,並認為歷史保存活化與現代的旅運設施,並不衝突。龍應台請基隆市府針對西二碼頭倉庫立即啟動古蹟審議程序,並認為西二碼頭倉庫可考慮改為博物館。至於已經被規劃為新建海港大樓的西三倉庫,龍應台要求文資司立即與港務分公司及建築師開會討論實用功能與歷史建築相融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