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A
非常感謝 , 真是專業的解說
那是不是可以概觀來說外層主要為作為遮蔽用 ? 畢竟線圈是繞在內芯上
該物品是黏回去了, 輸出電壓也在穩定在 5v
另外猜測該電路板(行動電源)作用應該是 3.7 v 昇壓至 5v
有量過電池跟輸出(usb) 端電壓推測的
只是不知道那一顆是輸入(充電)還是輸出 (usb 供電) 用
|
這東西我所知很有限, 算不上專業, 只是 N 年前玩過一陣子高頻電路與交換式電源電路, 稍微找過一些基本資料過, 比較細節的東西, 還是得找相關從業人員問..
在我們所生活的空間裡, 磁場與電場有一點不同, 雖然兩者是一體兩面; 磁場是閉迴路, 電場則是有始有終; 直流磁場除了超導體的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才能起到所謂 "遮蔽" 外部磁場的功能外, 可以說是無法屏蔽, 但可以利用導磁材料 (順磁特性) 導引的方式, 讓一磁場以閉合迴路方式侷限在一小區域裡, 這就是前面 Belldandy_1 網友所提的磁路; 一般來說導磁材料的缺損, 會讓有效電感值降低, 因而 Q 值也會下降; 相當極少數的案例會有電感值升高的情形, 多半是原本設計上應有的間隙, 因為導磁材料崩落移位間隙縮小, 或是有順磁特性的外物填塞間隙所導致..
交流磁場則因為可以在導體上感應出電流, 且這電流所產生磁場相位與原磁場相反, 而起到一定程度所謂衰減的效果, 而且這效果隨著頻率的升高而增加; 電場則不管交直流, 都可以利用法拉地籠等電位效應, 在電磁波長遠大於法拉地籠孔徑的情況下, 有效地屏蔽外部電場..
至於您的行動電源轉換電路, 就如您所猜測低轉高的可能性較大, 但是也有可能是串聯兩組電池, 以 3.7 * 2 = 7.4v 轉 5v 的方式呈現 (串聯鋰電池組通常會附加平衡電路), 端看設計者本身思維..
因為 DC/DC 非絕緣開關式電源是用開關電晶體把直流斬波, 利用電感中的磁場強度不易變動, 傾向維持原有電流大小方向的特性, 起到高轉低, 低轉高, 正轉負 (或負轉正) 的電源轉換需求 (絕緣式的則需使用變壓器作初次極基本隔離):
高轉低:
+-----+
| / |
+ O----|O O|---*--@@@--*---O +
+-----+ | |
Vin ___ | Vout
/ \ =
| |
- O--------------*-------*---O -
在高轉低等效基本電路裡, 因為電感對直流導通, 所以在 power off 情況下用電表以低電阻檔檢查, 會發現 USB 電源輸出 + 端與濾波電容正端, 電感兩端, 以及二極體有標環的那一端, 和開關電晶體 (或 IC) 一腳有電氣上的連接..
低轉高
+ O------@@@-----*--->|--*---O +
| |
+---+ |
| O | |
Vin | /| = Vout
| O | |
+---+ |
| |
- O--------------*-------*---O -
在低轉高的等效基本電路裡, 因為二極體單向導通, 且有一導通電壓 (交換電路多用蕭特基二極體整流, 導通電壓比一般二極體低, 約在 0.1~0.3V 左右), 則在 power off 情況下用電表以低電阻檔檢查, 會發現 USB 電源輸出端僅與濾波電容正端, 二極體有標環那一端有電氣上的連接; 而因為電感對直流導通, 故輸入端會與電感兩端, 與二極體無標環那一端, 以及開關電晶體(或 IC) 一腳有電氣上的連結.
正轉負
+-----+
| / |
+ O----|O O|---*---|<--*---O -
+-----+ | |
Vin @ | Vout
@ =
| |
- O--------------*-------*---O +
這算是給您的功課, 請自行分析, 基本原理同上..
而充電電路的部分, 因為鋰電池需要以限流限壓充電 (此點特性與鉛酸蓄電池相似), 所以會有一穩壓電路以提供穩定的充電電壓, 這電路可能以交換式或是傳統串聯式穩壓來提供, 若是交換式會有一電感, 且多為高轉低的架構 (使用太陽能充電的則有可能為低轉高或高轉低, 或是兩者兼具, 視太陽能輸出電壓與設計者思維而定); 傳統的串聯式穩壓除了少數儀器級需要特意額外用電感 (多為 pi 型濾波電路) 濾除高頻成分以獲得純淨直流外, 則多沒有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