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最大笨蛋理論 - MBA智库百科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最大笨蛋理論”,又稱為“博傻理論(Greater Fool Theory)”“”:期貨和證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投機行為或賭博行為。比如說,你不知道某個股票的真實價值,但為什麼你花20元去買走1股呢?因為你預期有人會花更高的價錢從你那兒把它買走,這就是凱恩斯所謂的“最大笨蛋理論”。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樣東西的真實價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願意花高價買下,是因為你預期有一個更大的笨蛋,會出更高的價格,從你那兒把它買走。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無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贏多贏少的問題。如果再也找不到願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把它從你那兒買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最大笨蛋理論”所揭示的就是投機行為背後的動機,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麼自己就是贏家。假如沒有下一個願意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來做“下家”,那麼你自己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從有股票市場開始,這種“最大笨蛋理論”屢試不爽。 1720年,牛頓參與了英國股票投機狂潮,不幸成了“最大的笨蛋”之一。他因此感嘆:“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但人性的瘋狂實在難以估測。”
從大眾心理角度分析股市的理論中,“最大笨蛋理論”已經廣為人知。該理論認為,股票市場上的一些投資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論價格和內在價值,他們購入股票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相信將來會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接過“燙山芋”。支持博傻的基礎是投資大眾對未來判斷的不一致和判斷的不同步。對於任何部分或總體消息,總有人過於樂觀估計、也總有人趨向悲觀,有人過早採取行動,而也有人行動遲緩,這些判斷的差異導致整體行為出現差異,並激發市場自身的激勵系統,導致博傻現象的出現。這一點在中國股市表現得也曾相當明顯。
對於博傻行為,也可以分成兩種,一類是感性博傻,一類是理性博傻。前者,在行動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一場博傻游戲,也不清楚游戲的規則和必然結局。而後者,則清楚地知道博傻及相關規則,只是相信當前狀況下還有更多更傻的投資者即將介入,因此才投入少量資金賭一把。
理性博傻能夠贏利的前提是,有更多的傻子來接棒,這就是對大眾心理的判斷。當投資大眾普遍感覺到當前價位已經偏高,需要撤離觀望時,市場的真正高點也就真的來了。“要博傻,不是最傻”,這話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因為到底還有沒有更多更傻的人是並不容易判斷的。一不留神,理性博傻者就容易成為最傻者,誰要他加入了傻瓜的候選隊伍呢?所以,要參與博傻,必須對市場的大眾心理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並控制好心理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