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台灣以前也不少閩式建築,不知道留下多少? 個人這樣看下來古蹟保存比例不到日本1/10

之前跟一位長輩聊過,他指著家中破損的建築說當時頂部祖父都是用日本進口的瓦片,至今還未褪色,雖沒有居住了但也捨不得拆,維修費可不便宜,差不到幾年就可申請古蹟了,就是無法申請到任何補助款
可惜現在只能放任他繼續破損下去,個人覺得他的那間古厝比很多古蹟保存的還值得一看

在台灣不少人的觀念還停留在,三五十年的建築拆掉最好啊,又不是古蹟,只能慶幸好險五十年前的人不全都這樣想,所以現在才看得到百年古蹟


站在學者的立場50年內普及的民房建築當然不用留太多,因為到處都看得到
但200年後這些民房就很珍貴,因為其它都拆光了只剩那幾個當然稀有,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而且古蹟的用途也重要,就像台灣的廟宇,日本的皇居、鳥居等也相對為民間平房容易保存
但台灣400年多歷史政權還不斷更動,代表人的思想也一直變動,建築的更動也相對頻繁,相對也很難留下大又有價值的建築
(我們小島國本來就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若不是對岸搞文革誰相對有文化還很難說)
但日本除了二戰被炸之外,內戰也都會避開很多百年建築,不像中國更迭一次政權就大翻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3-11-13, 12:45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