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ttle.john
日職的投手到大聯盟通常被當成完成品(即戰力),
可是他們往往都已經消耗幾年體能之後才到大聯盟,
加上比賽強度不同,很容易提前報銷。
陳偉殷的優勢在於他是極年輕的先發左投,這在大聯盟也不多見。
當然他很努力表現,金鶯也極力保護他,
而且他在日職一軍出場不算多,這也是金鶯要把他得到手的原因。
要知道和田毅才是真正的失敗投資(一買到,就跌停) 
|
跟你想印證的操爛與體能沒絕對關係,
畢竟日職投是一回事。
MLB投,您每一棒都是超越NPB等級外籍球員3 .4棒以上強度
沒有怪物的地方,就不叫MLB了。
紅襪的上原,巨人時期一號先發 你說有沒有證明被操壞?
棒球本來就有句黑話,投手是消耗品。
Stephen Strasburg 21歲就動了韌帶手術,同樣手術松阪是30歲
以個案評斷NPB訓練的絕對劣勢,沒人說個準~
還是老話一句,NPB是看日本人傻勁,
你覺的是殺豬公,其實看MLB比較不會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