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元好問---雁丘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
元好問(1190年-1257年10月12日)[1],字裕之,號遺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錄》、《壬辰雜編》等等。
家世背景
元好問自稱是唐朝詩人元結的後裔[2] ,祖父元滋喜曾經是金朝的銅山令。父親元德明隱居不仕,以詩文著稱於世,著有《東岩集》三卷。
少年聰慧
元好問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的七月初八。出生七個月後,就被過繼給叔父元格。四歲隨從母張氏學習,受到完善的教育。五歲時跟隨叔父住掖縣(今屬山東)。元好問七歲能詩,被稱為神童[3]。十一歲時,元格移官冀州,元好問隨叔父移居。元格延聘學士路澤教導元好問。十四歲時,元格再次移官陵川,元好問師事陵川著名學者郝天挺[3][4]。
元好問十六歲時往并州赴試,途中遇到一個捕雁的人對他說,今天捕到一隻大雁,另一隻脫網。但脫網之雁悲鳴不去,最終撞地而死。元好問聽後買下這兩隻雁,將其葬於江邊,並有感寫下《雁丘詞》[5]。其中首句「問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金庸於小說《神鵰俠侶》改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6]至今仍膾炙人口。
十八歲時,元好問返鄉完婚,後又回到陵川。
---------------------------------------------------------------------------
以上是我孤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