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R大您似乎有點搞錯方向, 勞動參與率: 該年齡層的人口中有在工作的比例是多少.
該潘X認為台灣人被教育成要薪水一定要追求學歷與證照而晚就業是錯誤的行為.
我不曉得他是想說提早就業看清楚市場工作需求或單純想引導人民注重"勞動性質工作."
以精密機械業來舉例, 台灣產業是偏重於勞動人口(設計通常不過20%)屬於後者.
編修: 研發加管理行政人員不過20%
最大的差異在於R大您講的是工作態度.. 這完全離題.
不論後來的工作態度如何, 一開始基本的門票也是要有, 這就跟學歷證照脫不了關係.
潘X的發言很厲害, 讓人不能很快區分是真的了解市場需求還是投入偏勞動性質工作.
前者是正確的觀點, 後者是OOXX(真要這樣請達官貴族的小孩第一個去賣勞力為主).
所以看實際內容精密機械等來說, 他是想把台灣打造回傳產等大量勞力集中的模式.
很不好意思, 我是精密機械產業的.. 那個潘X如果真要改革, 重點放錯地方.
工安, 環境, 勞工法的執行才是最大的問題. 教育訓練是雇主要提供而不是學校.
的確會樂見員工一進來就知道車床跟一些看圖的基本知識, 但這些不難.
實際上要大量接觸熟悉, 學校是沒辦法的, 頂多是開開眼界的程度.
講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