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Y24FR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19
小女兒滿1歲了,是時候可以回顧和總結我的經驗.
替初生嬰兒餵食全母奶的過程,的確是非常痛苦,說是體力+精神的地獄式折磨都不誇張.

媽媽是全職母親,我要上班,小孩晚上睡一下就哭醒,當然兩個大人就得一起幫忙,然後我得黑著眼圈去上班.
不過這段可以稱為折磨煉獄的過程,回顧起來其實也沒有很久,大概就1個月左右.
總之,在媽媽催奶成功可以量產母乳後,整個ˋ常生活作息就漸漸恢復常軌了

初次生小孩和高齡產婦,催奶會比年輕媽媽難上更多,更何況孩子的媽已經超過40歲才初為人母,是標準的超高齡產婦.
剛開始,孩子的媽就像有些人說的,偶爾會唸說"沒奶就是沒奶",但是經過持續的努力,還是順利的催奶成功了.
前面網友有提到比如燉花生豬腳,鮮魚湯,黑麥汁...試過的確都有效.在此感謝前面網友的分享.
總之,如果要餵母奶,媽媽也一定要吃得健康.

餵全母奶的嬰兒睡眠時間很少,剛開始媽媽擔心小孩睡眠不足會影響小孩發育,不過如今小孩健康活潑,身心發展都很讓人滿意,
隨便舉個例子.我發現大概從3個月左右開始,小嬰兒就會自己發明小遊戲主動逗父母笑,比如母親抱她時,她會故意把頭轉開,再轉回來看我,然後呵呵大笑.
媽媽看到這畫面的反應也是驚訝+好笑,所以我確定這絕對不是別人教的.
如果要寫,還可以寫很多,不過這樣篇幅太大,感覺會失焦,而且這個回應的篇幅已經非常大了.

全母奶大概5個月(因人而異),小孩可以吃副食品後,當然生活作息就更回復常軌了.

不過母奶還是自己媽媽的好,我看過有醫學報導分析,母奶的成分會隨著小孩長大的過程而改變,小孩喝自己母親的母奶最好.
如果要花錢去母乳供應網站買別人可能是冷凍後再解凍的母奶,其實根喝配方奶差不多,那的確就沒這必要了.

我看過所有配方奶粉罐上,都會寫母奶是嬰兒最佳食品,當母奶確實不夠時,才按照醫師的建議去使用配方奶.
不過這裡還是要再回頭強調,即使像我太太這樣超高齡(超過40歲)才初次生小孩的媽媽,都可以催奶成功,我相信母奶夠不夠,還是取決於決心,毅力與意志力.

在初生嬰兒成長的過程,父親要扮演甚麼樣的角色,比如要參與或是只要讓媽媽處理就好,同樣也是要自己評估,沒有甚麼標準答案.學者專家的研究為避是標準答案,但其他婆婆媽媽姊妹淘的經驗,更未必是標準答案:因為人家的經驗有人家的事實前提,而這些事實前提,自己未必符合.

後面有不少人提到母奶不是唯一決定小孩成長是否健康的因素,這當然沒錯.
我自己評估後,考量有很多主/客觀因素是不利於小孩成長,而且這些因素也無法改變,所以更認為有必要至少在吃副食品前,要堅持全母奶.

看到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除了定期回診打預防針,小孩完全沒有生病,那一切當時覺得有如地獄折磨的過程,回顧起來都覺得非常值得.

如果重新來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會和母親一起承擔那段體力+精神的地獄式折磨的過程.
小女兒滿1歲了,是時候可以回顧和總結我的經驗.
替初生嬰兒餵食全母奶的過程,的確是非常痛苦,說是體力+精神的地獄式折磨都不誇張.

媽媽是全職母親,我要上班,小孩晚上睡一下就哭醒,當然兩個大人就得一起幫忙,然後我得黑著眼圈去上班.
不過這段可以稱為折磨煉獄的過程,回顧起來其實也沒有很久,大概就1個月左右.
總之,在媽媽催奶成功可以量產母乳後,整個ˋ常生活作息就漸漸恢復常軌了

初次生小孩和高齡產婦,催奶會比年輕媽媽難上更多,更何況孩子的媽已經超過40歲才初為人母,是標準的超高齡產婦.
剛開始,孩子的媽就像有些人說的,偶爾會唸說"沒奶就是沒奶",但是經過持續的努力,還是順利的催奶成功了.
前面網友有提到比如燉花生豬腳,鮮魚湯,黑麥汁...試過的確都有效.在此感謝前面網友的分享.
總之,如果要餵母奶,媽媽也一定要吃得健康.

餵全母奶的嬰兒睡眠時間很少,剛開始媽媽擔心小孩睡眠不足會影響小孩發育,不過如今小孩健康活潑,身心發展都很讓人滿意,
隨便舉個例子.我發現大概從3個月左右開始,小嬰兒就會自己發明小遊戲主動逗父母笑,比如母親抱她時,她會故意把頭轉開,再轉回來看我,然後呵呵大笑.
媽媽看到這畫面的反應也是驚訝+好笑,所以我確定這絕對不是別人教的.
如果要寫,還可以寫很多,不過這樣篇幅太大,感覺會失焦,而且這個回應的篇幅已經非常大了.

全母奶大概5個月(因人而異),小孩可以吃副食品後,當然生活作息就更回復常軌了.

不過母奶還是自己媽媽的好,我看過有醫學報導分析,母奶的成分會隨著小孩長大的過程而改變,小孩喝自己母親的母奶最好.
如果要花錢去母乳供應網站買別人可能是冷凍後再解凍的母奶,其實根喝配方奶差不多,那的確就沒這必要了.

我看過所有配方奶粉罐上,都會寫母奶是嬰兒最佳食品,當母奶確實不夠時,才按照醫師的建議去使用配方奶.
不過這裡還是要再回頭強調,即使像我太太這樣超高齡(超過40歲)才初次生小孩的媽媽,都可以催奶成功,我相信母奶夠不夠,還是取決於決心,毅力與意志力.

在初生嬰兒成長的過程,父親要扮演甚麼樣的角色,比如要參與或是只要讓媽媽處理就好,同樣也是要自己評估,沒有甚麼標準答案.學者專家的研究為避是標準答案,但其他婆婆媽媽姊妹淘的經驗,更未必是標準答案:因為人家的經驗有人家的事實前提,而這些事實前提,自己未必符合.

就好像有些人不抽菸不喝酒+飲食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還是因生病而往生.但這並不代表不抽菸不喝酒+飲食作息正常+規律運動對健康是沒有幫助的.

後面有不少人提到母奶不是唯一決定小孩成長是否健康的因素,這當然沒錯.
我自己評估後,考量有很多主/客觀因素是不利於小孩成長,而且這些因素也無法改變,所以更認為有必要至少在吃副食品前,要堅持全母奶.

看到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除了定期回診打預防針,小孩完全沒有生病,那一切當時覺得有如地獄折磨的過程,回顧起來都覺得非常值得.

如果重新來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會和小孩的媽一起承擔那段體力+精神的地獄式折磨的過程.
心得整理到此,僅供即將(或是未來)有可能當父母的人參考.
舊 2013-09-21, 12:08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Y24F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