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dabochi
用EPS高低來評價販售價位是否易價過高是不合理的-因為EPS高低會受股本大小影響
以裕日車來說吧 當初嚴董選擇分割上市時 其實就已經可以預見裕日車的EPS會很高
因為當初的設計是以裕隆集團底下的汽車零售部門承接當時裕隆集團90%左右的營收
佔股本最高的整車組裝廠與研發部門 則只有承接大約10%的營收
所以只要裕日車不增資 以裕隆的EPS有2塊來估 裕日車的EPS要有20塊是理所當然的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放在和泰車身上的...
甚至再舉極端一點的例子 假如中信金今天可以把他的消金部門
或三商銀可以把他們的企金部門
再甚至郭董把iDPBG給Spin-Off(分割)出來
EPS應該也是高得嚇死人...
|
這裡有個問題, 你說的是沒錯
但 eps 年年新高, 他們年年改股本嗎? 還是年年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