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廢鐵鎮
文章: 392
蘋果日報 人間異語 書籍/專欄 閱讀有感

蘋果日報 人間異語 書籍/專欄 閱讀有感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eadline/2262677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0893

這陣子我買了實體書,目前看了1/2,另外也斷斷續續的看還在持續連載中的專欄。

這樣一則接一則的故事,完全用第一人稱主觀想法的口吻,沒有用華麗的詞藻來修飾,
就這樣赤裸裸的描述臺灣在地社會各階層的百姓生活態樣。
其中有些故事篇章,我讀了,心理真的一時之間會有些酸酸的感覺。
臺灣在地有這麼多的真實的赤裸裸的故事,蘋果日報的編輯團隊真的很有心,
不多做修飾的把它們整理出來。
我看了書籍的部分,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本書籍要列為臺灣高中生的第一本"課外讀物"才對。
也覺得其中很多故事,都很值得被改編拍成電視單元劇和畫成單元漫畫故事,
但是改編的作品必須跟原作的採訪稿一樣,結尾要留白,也就是說採訪者並沒有在稿件中
留下故事情境或事件到底是對或錯的任何評論,對或錯留給讀者自己去評斷,
採訪稿只是描述故事情境或事件的經過或者被採訪者自身所描述的評論。
當然改編的電視劇或漫畫也是一樣,
對或錯留給讀者自己去決定,電視劇或漫畫同樣在描述故事的情境或事件的經過。

後來我又想到,原來日本有位漫畫家畫的兩套作品就是類似這樣的在描述社會百態。
弘兼憲史的 人間交叉點 和 黃昏流星群,這兩套漫畫的主題其實都是嚴肅的社會百態,
所以畫出一些service來吸引閱讀者能繼續看下去是必然的。

現在的臺灣 人間異語 系列出版之後,我發現臺灣在地也有這麼多的故事,
不把它電視戲劇化和漫畫化,真的是一種遺憾。
不過更遺憾的是,臺灣因為有NCC和某些衛道人士團體、
以及某些所謂的高層的插手,再好的臺灣在地故事範本,
最後的成果作品呈現的效果都會是"不倫不類",也就是說最後成品所呈現的概念、故事精神,
會與原作的採訪稿有著極大的落差。
這幾年我幾乎很少買文字為主的書籍了(工具書除外),
但是 蘋果日報 人間異語 書籍/專欄 真的是值得一看的。
印象中PCDVD有位網友有大致的描述,他和女友曾經很窮,然後他靠女友接濟一段時間?(不曉得有沒有記錯?)
但是他靠股票操盤之類的,終於熬出頭了,然後多出來的錢買了個數萬塊的卡漫模型來稿賞自己。
不曉得這類熬出頭的故事,有沒有機會上人間異語專欄?
---
     
      
舊 2013-09-16, 11:2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