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新約 舊約 ?
瀏覽單個文章
vircgd
Senior Member
 
vircg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141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照你這麼說基督教宗派也算是走的方向不同,而非對聖經解釋方法眾多

  這點算是兄臺有點誤會,聖經是一整部,不能增加或減少,
這點兄臺應該同意吧?但是佛經不同,佛經誰都可以寫個一部,
各個派別可以各自重視某部佛經,至於派別內對那部經的解釋,
其實不會有太多版本,以上其實也是從兄臺引用的維基內所述,
兄臺只要仔細讀一下自己引用的條目,就會發現佛教派別分裂,
其實理由是非常多的,但和佛經經句解釋眾多的描述反而很少,
以下舉數例:
引用:
作者WIKI
各部派經典中,都記載了佛教僧團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二者,這個事件被稱為根本分裂,成為部派佛教的開端。根本分裂的時間與原因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現代學者多數支持,根本分裂的原因與戒律上的分歧有關
上座部律藏一致記載,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南傳佛教記載此時摩揭陀國黑阿育王在位),僧團因為對於戒律的態度不同,產生爭議。

  上面描述對戒律的態度不同是分裂的一個可能因素。

引用:
作者WIKI
佛教部派的分化,與地域、民族、語言、文化造成的隔閡有關。四眾之中,能比丘,可能是龍比丘之誤,即長老龍、龍象眾,一個說法是指大天[10],另一個說法是指優婆離傳承的律師[11],即分別說部。因緣眾,即堅意、外邊眾、邊鄙眾,傳說為大天弟子,即大眾部[12]。多聞眾,傳說為阿難傳承的經師[13]。大德眾,傳說為阿毘達磨論師,屬富樓那傳承的論師[14]。學者認為,這個傳說顯示了佛教僧團因為傳承不同,對經、律、論的偏重不同,而產生分裂。

  上面描述偏重不同是分裂的一個可能因素。

  如果撇開維基百科,對佛經經句解釋眾多的跡象我確實找不到,
如果有實際例子還望不吝賜教!

  說真的我也曾經對佛經的內容詢問過佛教徒,其實真的說起來,
佛教徒我覺得更「因信稱義」,很多佛教徒根本沒認真讀過任何佛經,
真的單純只是信而已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說真的我看不懂你在爭什麼,要說多儒家佛家道家不同見解的一堆我相信不會比基督教少
而且解釋方法的多寡跟可信度與否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跟看山看水看石頭也有無限種解釋,但你會因為世界充滿無限種解釋而否定你眼前的石頭?
如果你是拿歷史考古生物學來討論聖經可信度倒還有點可討論空間
但要拿宗教教義談可信度就跟人生有無限可能偏要找唯一正解一樣可笑

  我沒有意思爭辯什麼,只是從其中一個角度述說聖經的可信度低,
其實我一開始是引FIREFALCON的文並且回答他,沒有要和兄臺討論,
但是兄臺引了我的文並且發表意見,我才開始對兄臺做出若干回應,
沒想到討論至此兄臺突然發言變得尖銳,這也真的是我始料未及,
其實認為我可笑倒也沒差,就如我前面所述人人觀念都有不同,
如果我的論述令兄台發噱,那就笑出來又何妨

  要討論其他的也不是不行,我整理一下資料再說吧!
__________________
髒手很難把東西洗乾淨
舊 2013-08-17, 05:08 AM #7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rcg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