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隨風浮雲
以這二張圖看來,第一張真的不像我吃現剖的馬糞海膽,第二張又太亮的可怕,不過第二張以色澤來看真的比較討喜。
所以原新加坡人的照相技術和後製技術真的是有改進的空間,這是建立在新加坡人還要再貼圖的原則上。
至於刀工部份,不管第一張或是第二張,都是完全不及格的,這樣的刀工就算是色澤討喜,但是看起來還是不會覺得它好吃,但是有人可以告訴我,野生鮭到底什麼樣的色澤會是好貨,因為野生新鮮鮭,真的是不好找,我也是只吃過野生不新鮮鮭而已,事實上也不是很好吃。
|
可是我沒有調亮度跟對比, 只有調整白平衡跟加銳利度
引用:
作者z29112027
請教FIREFALCON大,所謂正確的色溫,是不是指在拍照時,根據拍照物體本身顏色的不同,下去調整背景光源,才會讓拍出來的照片好看,是這個意思嗎  ?
|
色溫的敘述可以參考wiki的色溫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2%E6%B8%A9
因為在不同的色溫環境中, 物體呈現的顏色不同
為了能定義出明確的色彩空間, 國際照明協會CIE在1931年定義了4個標準光源, 然後又在1965年做修正. 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是D65跟D50
所以要談顏色正確與否, 要先談在哪個標準光源底下看
以小弟目前的工作中, 印刷製品會用D50當做標準光源來做檢驗, 其他大多會用D65做其他製品的檢驗
但是人眼很奇妙, 在不同色溫的光源底下看久了, 即使是黃色的鎢絲燈底下, 也不會把白色物體當成黃色物體
但是相機沒有那麼聰明可以自己判斷, 所以早期底片時代有分燈光片跟日光片來讓照片趨近於正確的顏色
電子時代沒有了底片, 取而代之的就是白平衡的設定了
但是色彩正確不代表照片內容好看
譬如說你要拍夕陽西下的感覺, 然後把白平衡調正確, 你會得到一張色彩正確的照片, 可是確一點都感受不到夕陽西下的樣子
FIREFALCON前輩所謂的敘事性, 如果撇開燈光的角度及照片的構圖, 純粹以色彩表現來說
如果你想表現出城市的現代化及冷漠感, 你會把照片調整的比較冷色調一點, 而不是把顏色調正確
如果你想表現溫暖的午後的感覺, 你會把照片調整的比較暖色調一些, 而不是顏色正確
所以好照片與顏色正確是兩回事
如果有講錯的地方, 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