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SUH
至於有另外的版友提到了文天祥的例子。我想說一句,如果文天祥只想找個小漁村安身立命的話,他根本就不用自殺。當今天中華民國已經被閹割成剩下0.3%的領土和主權,而無人在乎那其余的99.7%的話,再提文天祥又有什麽意義,自取其辱罷了。
最後,說到是否允許林毅夫回臺,本人無意見。事實上林毅夫的家人要不已經死了,要不已經出國和他團聚了。不讓林回臺,估計對他的影響,現在已經不大了。最大的作用恐怕就只是炒炒新聞,然後解解臺灣人的心頭之恨而已。
|
我只是說什麼叫做「為信念而活」
在絕境中可以求生、卻為了自己的想法選擇赴死
這才叫為信念而活
文天祥原本是可以躲在小漁村終其一生(在家守孝)
根本不會有人在乎他在幹嘛
但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候、他散盡家財聚眾起兵
這和幾%根本毫無關係
要講%數、基本上文天祥已經是0%
南宋軍隊早已在崖山全滅
連老闆宋恭帝都被拉來勸降,裡子面子理由絕對都有
但他還是為自己所讀「聖賢之書」堅持不降
兩相比較、林毅夫算哪門子為信念而活
台灣公務機構的公務員非常欠缺一個價值認知、那就叫「天下為公」
一旦身任公職、就應該要把公眾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而不是私人利益擺在公眾利益之上
所以有人看不懂為什麼我要拿司馬光做例子
盡管他在政務能力上絕不如王安石(以功利主義的觀點來看、司馬光很欠揍)
但人民相信他、服從他,因為他完全不追求自己的利益
過世的時候數萬百姓送行,這一點王安石絕對比不上
當然台灣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絕對沒有這種人
不然也不會爆發國務機要費、特別費、014、賴素如這些案子
看到錢就往家裡搬
讓人民對這票人越來越寒心
因為如果你要追求私人利益、那你壓根就不應該選擇公職
在私人企業、老闆對不起你,你可以離開
國家對不起你、你可以移民
先轉美國再到中國效力,沒有人會管你去死
林毅夫最大的問題
是他在自己選擇效忠台灣政府後、又直接帶著應效忠台灣公職的身份逃向敵方
那根本不是什麼幾%的問題
而是最基本做人處事的道理、自己選擇什麼路就要為自己行為負責
不爽你可以辭官不幹、有本事去哪就去哪
而不是選擇效忠這方後直接又逃向另一方、沒有人會瞧得起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