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VincentTsai
個人猜測應該是中信生意做大了, 所以姿態變高了, 條件談不攏, 廠商就換別的發卡合作了。
|
這裡就得幫CTCB說句公道話了
解約大多數是廠商因素 什麼因素?廠商開了個接了保證虧錢的價
現在的廠商都很狠 要辦聯名卡?行 但是承接的銀行要整包接
整包包含了什麼? 很多東西 大部分的案子來說 裡面都會包含收單手續費優惠
特店款項要在幾天內支付等等
像之前吵很兇的中油聯名卡案 為什麼搞到最後差一點變政府壓著合庫去接收單+聯名卡業務
其他銀行都不接?
很簡單 中油的條件是特店收單手續費1%+特店款項三天入帳+特價價差銀行買單
拜託 這怎麼可能賺錢?中油一間加油站一天收單金額不用高 10萬就好
真的照這個條件下去接 中油的case一年個人保守估計也要賠個百來萬跑不掉
然後這種聯名卡出了中油加油站就沒人會用了 也沒什麼加乘效益
說實話 個人看法是猜FSC有介入施壓CTCB 所以最後CTCB還是只好硬著頭皮接
那其他銀行接了能賺錢否?別傻了 CTCB不用布設備 只是續約都沒法賺錢了
依照在下之前有略略參予的大型民營加油站換收單+聯名卡發卡銀行的Case來看
這種case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極大 而且時程通常很趕
前端的POS要布 後端的系統跟設備會因為這種大型Case一天的量都很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銀子買新機器 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提升系統
然後還有其他的行銷費用跟發卡費用也是銀行出
外加時程趕 有延誤的話還會有罰款
怎麼可能賺錢?
所以說實話 不接跟銀行姿態關係真的不大 廠商想Cost Down兼吃豆腐的想法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