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壓縮格式的問題,而是傳輸規格的問題,暫且不管後續的C/A,Digital Cable停滯不前NCC和Cable業者就該各打50大板----早期Cable業者認為搞自有規格可以降低盜接的問題,卻沒考量到以自己的份量到底生不生的出來,再說就算生出來了,能不能達到經濟規模也是個大問題,而NCC一直沒搞定Digital Cable標準(不管是ATSC/DVB-C或是自己生一個出來

),家電廠商就無法直接內建在新機上(內建雖然一樣要成本,但絕對比做成獨立的STB低,再說user這麼做的價格敏感度也比較低

),要user出user又會認為都已經花了一筆$$換電視了,為啥還要自備STB(而且多一個STB就多一坨線和一個遙控器,想也知道吃力不討好

),要業者出的話考量到造價和數量,要單一業者一下子吐數千萬甚至上億新台幣出來採購STB的確也有點強人所難,結果就是現在這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