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C212
我承認我無法用"你的語文標準"去認同那種荒謬的東西,
我早就發現我們雖然是用相同的文字,但是對於文句詞義的理解是大不同。
這句話應不是你講的,所以我也沒引用是你說,
所以我只是跟其他有在看本文的網兄分享"心得",
至於每一位網兄要如何理解以及如何評論,對錯與否大家自有公評。
『答:上帝如果要造不會犯罪的,很簡單,而且他已經造很多了,他造了石頭、木頭,這些都不會犯罪,上帝早就造了。不會犯罪的,不是道德,能犯罪而得勝罪惡,才是道德的得勝,道德的得勝就是對罪的克服,能夠勝過罪與試探,才是道德,所以神造了有德性的人。』
造了石木後下了一個句點,一般中文的用法句點多是用來表示前段所講述告一段落,
否則不應使用句點來表示,除非該文句作者也不是寫給"一般中文程度的人看"的。
當然啦,我也不會認為你講的和其他基督教人士所講的東西是一...
|
是啦, 你很擅長用錯誤的解讀方式去錯誤理解事實, 然後拒絕正視可以前後連貫的正確解釋.
wiki一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5%E5%8F%B7
句號(。)或句點(.)是用於陳述句末尾的標點。文章內使用時機:
「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1]
「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2]
在有些時候,句號也可以用在語氣舒緩的反問句的末尾。
句號表示一句話的結束,新一句話的開始,提示讀者該句的表達意思已結束。
====================================================
所以可見句號的使用是有很多情況的.
在西洋寫作中一個句子裡面不會有太多逗號, 即使在中文中一個句子裡面出現六七個逗號也是個不恰當的句子.
至於到底怎麼解釋解讀才是正確的, 應該所有國文老師都會跟你說"能正確連貫前後文"的解讀才是正確的.
至於本文, 要怎麼解釋才能正確連貫前後文, 就大家看看吧...